人間有愛 貧窮富裕一念間
圖/彩虹樺樺
大部分的人羨慕富裕的物質生活,出入名車、起居豪宅、穿戴名牌,看似奢侈的享受,可是心靈卻貧脊匱乏:有人酒駕飆車,一夕之間車毀人傷;有人貪求名利驕奢縱欲,不久樓塌身垮;物質生活靡爛炫富傲眾,卻落得晚景淒涼下場,享受虛榮的風光,這些人富裕嗎?
知名企業家郭台銘在太太林淑如女士往生後,心有所感的說:「我覺得自己很貧窮,我沒有時間陪家人。父親過世前,接到電話趕回家時,父親已經沒有反應了。我最快樂的事,就是媽媽親自下碗麵給我吃,我就很滿足很快樂了。」富有的企業家道出貧窮與快樂的真諦,真正的貧窮是心靈的孤寂與殘缺;真正的快樂是簡單與單純的幸福,親人的愛與溫暖都是構築心靈富裕的一扇門,外在的物質環境只是過往雲煙,昨日黃花。
才氣橫溢卻淡泊名利的弘一大師,放棄富裕的生活遁入空門,勤寫書法,修行佛學,慈悲喜捨,安步當車。在他眼裡,世間上沒有一樣東西不好:破舊的毛巾,簡單的蔬果,揮汗勞動,居住茅屋,沒有一項他覺得苦事,別人認為貧窮受苦,但他卻欣然賞味,怡然自得。有一次,夏丏尊看到弘一大師吃蘿菜乾面露光采,夏先生感嘆的說:「蘿菜乾的好滋味只有弘一大師才能如實品嘗領略。」世人貪求口欲享受,其實食物的美味存乎一心,人到無求品自高。弘一大師一生多姿多采卻安貧樂道,質樸少欲,留給後世傳唱的典範。
居住再華麗,飲食再豐富也不過是短暫的物質享受,如果內心殘缺,為富不仁,反而容易落入物質生活的心靈貧窮;反之,富有就是感恩知足,享受當下的幸福快樂,「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灑脫,靜時沉醉花開花落,動時享受浪起浪平,生命無處不自得,縱然是粗食麻衣,內心一樣富足快樂。
所謂「道德傳家,十代以上;富貴傳家,不過三代。」指的就是富貴的物質生活無法恆久,心靈的充實,以德為心才是生命最大的財富。貧窮富裕一念間,身處貧困能安居樂業,享受自在的生活,才是富有,心靈富有的人胸襟磊落,懂得關心別人,同理和善,知足感恩。
物質生活貧困無所謂,生活一簞食一瓢飲知足常樂,刻苦耐勞是奠基未來成功的基石,重要的是我們心靈富有,待人以善,常說溫暖的話語,常做助人的行為,縱然貧窮一無所有,依舊閃亮著為德富有的光輝,生命也會愈來愈豐穎、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