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巨量資料(Big data)應用層面愈來愈廣泛,中央大學資訊工程系特聘教授楊鎮華運用教育部「教育雲」的教育大市集累積數年的資料,設計出幾個小工具,可幫助老師觀察班級數位化程度、推薦老師適合教材。目前已初步開發完成,今年可望上線供中小學老師運用。
科技部去年開始啟動計畫,邀請學界從教育、醫療等面向,找出巨量資料在施政上適合的應用情境。代理行政院長的副院長張善政表示,政府擁有最多大數據資源,過去遇到的瓶頸是部會缺想法、缺人、缺錢,科技部提供經費給學界,學界有人才、靈感,可以帶動政府打開對大數據的視野。
楊鎮華表示,教育部兩年前推出教育雲,目前已有一百三十四萬中小學師生註冊,收錄四十五萬多筆教材,是國內最多人使用的開放式教育資源,累積了龐大教育數據。
透過教育雲累積的資料庫,楊鎮華設計出數項有助老師教學的工具。老師上傳教材時,大數據可協助與過去教材庫比對相似程度,若有涉及版權部分,也會提醒。
另外,透過分析老師過去使用行為,可幫老師找到適合教材,不用在茫茫「教材海」中苦尋;分析各縣市的教育大市集使用頻率,則可觀察不同區域數位化程度差異,作為授課、政策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