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心心以觀音大士為主題,新編南管曲目《心經》。圖/兩廳院提供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南管為中國最古老的樂種,至今以「音樂活化石」之名活躍於閩南、台灣及東南亞華人地區。國家兩廳院主辦二○一六台灣國際藝術節,唯一國樂節目心心南管樂坊《此岸.彼岸》,是南管音樂家王心心體悟生命之作,展現南管古典最真實的風貌,三月十、十一日在國家音樂廳演奏廳演出。
《此岸.彼岸》導演吳素君說,「南管在法國非常受歡迎,心心每次到當地演出都獲熱烈回響,由她演唱〈心經〉、〈南海觀音讚〉等曲目,就是一種神曲」。
心心南管樂坊藝術總監王心心表示,南管音樂是她從小的搖籃曲,且是婚喪喜慶不能缺少的音樂,因為南管的佛曲不多,加上小時候母媽拜拜時,虔誠祈求全家平安的印象,讓她想為南管多寫一些佛曲,這就是她創作〈心經〉、〈白衣大士神咒〉等曲目的原因。
王心心四歲開始學習南管,從一開始追求技巧難度的表演方式,到懂得減法的藝術,《此岸.彼岸》不再只追求華麗的炫技,單純回歸到南管本身清雅古樸的音樂風格,秉持著「最古老即最現代」的理念,帶來韻味十足的表演。
《此岸.彼岸》上半場〈春祭〉,演奏春天祭典時的樂曲,除了南管傳統編制,還加入舞者進行演出;下半場則演奏由王心心以觀音大士為主題,新編南管曲目〈心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