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大學學測明、後天舉行,考生可在今天下午二時至四時查看試場,考生務必親自走一趟,尤其是許多分區考場是「菜市場名」,一定要看清楚別弄錯。考前倒數一天,高中及補教老師建議,不妨快速瀏覽近來重大時事,包括激進組織伊斯蘭國(IS)、食安、空汙、聶隱娘、馬習會、二○一六大選都可能入題。
學測第一天考國文、數學、社會,第二天考英文、自然。都是上午九時二十分開考,由於學測第一天是周五上班日,若逢下雨,都會區考場周遭交通恐打結。大考中心建議考生,一定要熟悉到考場的動線,明天最好提前出門,搭捷運等大眾交通工具。近日天氣嚴寒,大考中心表示,考生可戴口罩、手套、圍巾(以不影響辨識面貌為原則)或使用非電子式的傳統暖暖包應試,但須配合監試人員檢查。
試務單位畫分為考區(縣市)、分區(學校)、試場(教室)三層級。大考中心網路上的「一○五學測試場公告」內,有詳細分區地點參考圖,但許多分區名稱類似,建議把學校全名、地址抄下來,比對大考中心附上的地圖連結,實際走一遭,找到屬於自己的座位。
最常被搞錯的莫過於分區「市立新莊高中」和「市立新莊國中」,僅一字之差,且都在新北一考區,兩者卻隔了不只五條街;台北一考區的「市立大同高中」,注意是長春路的市立學校,而不是中山北路的私立大同高中。
食安、IS恐攻
多科可能入題
學測考題一向較活潑、生活化,常結合時事出題。各科高中及補教老師都建議,考前可再瀏覽最近一年來的重大時事,結合相關單元複習。例如侯孝賢去年以電影《聶隱娘》獲坎城影展最佳導演,取材自唐朝傳奇小說,國文科有可能入題,考生不妨找出原文稍微瀏覽。
食安問題及IS恐攻,是去年國內外兩大時事,很多科都可能入題。以IS為例,考生要熟讀敘利亞、伊拉克等西亞區域地理,包括IS占領區域、恐攻地點、敘利亞難民潮等要弄清楚;歷史則可能考伊斯蘭文化及歷來的宗教衝突和戰爭。
頂新劣油等食安問題,自然科可能考酸價、碘價等有機化學;社會科的公民與社會,則可能考頂新無罪判決的相關法律問題;英文科的閱讀測驗也可能取材相關文章。
而甫結束的總統、立委大選,也極可能成為公民科題目,包括我國類似「雙首長制」的憲政體制與總統、內閣制的比較,及立委單一選區兩票制等,都是歷年熱門考題;至於馬習會,公民科也可能考兩岸關係的歷來重大事件及進展。
新科諾貝爾獎得主的研究也常入題,例如去年諾貝爾生醫獎得主有關對抗寄生蟲疾病的藥物研究,可稍加留意;禽流感的病毒學、免疫學原理,也一向是生物熱門考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