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嶠人物萬象】 易順鼎易君左 父子的台南淚 文與圖/黃議震 |2016.01.20 語音朗讀 300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易順鼎詩稿〉 圖/黃議震 〈易君左致黃少谷信札1〉 圖/黃議震 〈易君左致黃少谷信札2〉 圖/黃議震 文與圖/黃議震 民國三十八年四月上旬,上海時局飛濤越頂,繁華寂滅,「行政院在這緊要關頭準備了若干架飛機,專門搶運政府人員及有關人士離滬,停在龍華機場。當時大家都急於逃難,政府所準備的飛機票實在不夠分配……」(註❶),而易君左以監察院專門委員的職銜取得派發機票,由上海搭機飛抵台北松山機場(註❷)。 曾因五四運動而聲名鵲起的易君左,大概沒料到有生之年竟會匆忙而淒涼的飛赴其父易順鼎「舊遊如夢裡」的台灣島。五十四年前的乙未馬關割台簽訂,時佐劉坤一軍幕的易順鼎上書〈請罷和議裭權奸疏〉,力陳「醜虜跳梁,不宜遷就;權奸誤國,不可姑容」,各國「以斯民有盡之脂膏,填彼族無窮之谿壑」,疏中明斥李鴻章,而暗指慈禧誤國,滿紙義憤卻「難向重華達片言」(註❸),最終當然無法撼動清廷割台議定。 易順鼎遂轉向節制關內外各軍的欽差大臣劉坤一,自請以「偵探情形」之名派往台灣,「當時基隆、台北已失,台灣巡撫唐景崧等紛紛逃回內地,丘逢甲守台中不利也已內渡。」(註❹)而此時渡海來台「偵探情形」的易順鼎,對於劉永福及抗日軍民是極大的鼓舞。劉、易二人並與在台南的百餘文武,歃血為盟,「誓同死守,不肯事仇」。 當時缺兵、將、糧、餉的劉永福委請易順鼎渡海回內地籌餉,於是易順鼎先赴南京求見兩江總督張之洞,又至武昌,敦請署理湖廣總督譚繼洵發電函予兩廣總督譚鍾麟,以求籌集接濟台灣抗日軍餉。自此,易順鼎不辭險阻四度(註❺)渡台抗日。 豈料數月之內,台南形勢混亂,清廷又已下令「嚴禁海口」,至九月初台南失陷,劉永福退離台灣,易順鼎墨絰從戎投身殲倭,最終未果。 在程頌萬為易順鼎所撰的墓誌銘中有「乘筏出鹿耳門,颶浪壓空,樁天踴嶽,高下百變,飈掣霆吼,萬死垂睫。自念國難未紓,殉母亦所安也,遂冥坐誦佛號,浪不及衣,三晲而達輪舟。」(註❻)自鹿耳門乘筏出海的易順鼎,在颶浪中萬死一生,而其海外扶餘大業,卻應化作浮雲,隨風飄滅。 五十四年後,易順鼎之子易君左於上海陷落前夕,在一片「烽火紅逐萬鴉飛」中辭京抵台,在寓台九個月後轉徙香港。 易君左在寓台期間,南下到訪其父易順鼎悽然返棹的台南,並謁鄭成功祠,大約有感天風吹嘯,飄零海東,而賦長詩: 「赤崁樓頭烽火燃,誰使台灣命運延?詩人渡海參大戰,一夢五十餘年前。 延平王祠碧波外,父曾痛哭流涕拜,嗚呼國事無可為,悽然返棹來難再……」(註❼) 註解: ❶出自易君左著〈烽火夕陽紅〉之「黯然離上海」,三民書局民國六十年出版。 ❷出自易鶚編印〈易君左四十年詩〉之「辭京」,民國七十六年自印初版。 ❸出自易順鼎著〈琴志樓詩集〉之「將自唐山赴臺灣同人賦詩贈行因和楊德甫兵部韻留別」一詩,上海古籍出版社,二○○四年。 ❹同上之前言一章。 ❺雖有一說為兩渡台灣,本文據易順鼎著〈琴志樓詩集〉之「由滬舟至閩署雜存十首」中之易註。 ❻出自程頌萬撰〈易君實甫墓誌銘〉。 ❼出自易君左著〈君左詩文選〉,新陸書局,民國四十七年。 前一篇文章 【名著探究】 紅樓夢人名趣談 下一篇文章 【看郵票認識世界遺蹟】 緬甸雪德宮 熱門新聞 01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2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佛教的觀點 看未來的世界 4-32025.05.0803榮譽勳章博物館 訴說得主英勇故事2025.05.0804結石恐致急性腰痛 好發夏季應多喝水2025.05.0905社論--關稅談判須公開透明2025.05.0806曼谷文教中心 親子彩繪燈籠 2025.05.0807社論--大罷免、大讓步、大對抗2025.05.0908莊靜君 將台灣書籍推向全世界2025.05.1009馬祖佛光緣贈《365日》 旅宿願點亮旅人心靈2025.05.0910【女兒的愛】讓我照顧您2025.05.0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文化印象】天津安里甘教堂【藏在剪紙中的故事】農家 ──向陳澄波大師致敬【書藝心語】一心一意【遊藝筆記】落霞與孤鶩齊飛【大江南北】 天下無橋長此橋──泉州安平橋【寬鼎畫語】 諸法空相 作者其他文章【海嶠人物萬象】南普陀寺刻石瑣記【海嶠人物萬象】孽海花外的曾樸父子(下)【海嶠人物萬象】陳定山的蝶夢花酣【海嶠人物萬象】《全臺詩》中的台灣四翰林【海嶠人物萬象】 趙恒惕居士與日月潭慈恩塔【海嶠人物萬象】 王夢鷗的《鄒衍遺說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