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客
「二百五」通常指的是那種傻頭傻腦、不很懂事而又倔強莽撞的人。這個詞帶有調侃的意味,但絕對不是粗口或者是罵人的話。提到「二百五」這一詞的由來,還與戰國時期的著名人物蘇秦有很大關係。
蘇秦是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他通過自身努力,刻苦學習,最終成功地說服了齊、楚、燕、趙、魏、韓六國,聯合起來對付強大的敵人——秦國。六國國君對蘇秦極為賞識,將他封為丞相,也就是說蘇秦「佩六國相印」。蘇秦也作為勵志的典型,一直被世人所稱道。
《史記》記述,蘇秦為齊國效力期間,正逢齊國國內幾個大臣在國君面前爭寵,都對蘇秦產生了忌恨之心。於是這個大臣找刺客刺殺蘇秦。蘇秦遇刺重傷將死之際,向齊王獻策:「只要宣布我是內奸,以車裂之刑來處置我。然後張榜賞賜刺殺我的人,就可以抓到殺手了。」
齊王聽從了蘇秦計策,張出榜文,宣布蘇秦是大內奸,齊王一直想殺他,卻沒有好辦法。現在有義士替大王分憂,殺了蘇秦,實在是大快人心,大王賞賜黃金千兩,請殺了蘇秦的義士前來領賞。
告示一出,果然有四個人前來領賞。他們一口咬定蘇秦是被他們所殺。齊王裝作若無其事地問:「千金你們打算怎麼分?」四人答:「我們合計好了,每人二百五。」
齊王勃然大怒,命令:「將這四個二百五推出去斬了。」於是,四人便因為自己的「二百五」行為而丟了性命。
從此以後,對莽撞不懂事的人,人們往往都會對他們冠以「二百五」的稱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