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孝橋引道將在春節期間,以九百名工人、二百台機具完成拆除作業。圖/都發局提供
【本報台北訊】台北市最後一座「跨鐵路橋」忠孝橋引道,已有三十五年歷史,將於今年春節功成身退,儘管年節期間拆橋已有先例,卻因結構、期程及周邊交通等因素,成為北市史上最艱難拆橋工程。新工處將以創下歷史新高的動員人力、機具,陪伴忠孝橋引道「最後一哩路」。
台北市長柯文哲欲打造「西區門戶計畫」,將忠孝橋引道拆除視為計畫第一步,把二個月的工程縮短至八天,並選在台北市幾乎空城的春節期間,以九百名工人、二百台機具完成拆除作業。
事實上春節拆橋,忠孝橋引道並不是首例,超過二十年歷史的「和平陸橋」、光華商場的舊址「光華橋」、麥帥一橋的前身「正氣橋」,都是在春節期間拆除。
「許多路橋兩邊是連接地面、中間鏤空讓鐵軌通過」,新工處長黃治峯說,但忠孝橋引道卻只有一端連接地面,也是歷年拆解橋之中最長,旁邊甚至還有距離僅約九十公分的古蹟北門,而二個月的工期壓縮至八天時,難度可說倍增。
出動金鐘罩鐵布衫
因應這項「史詩級」工程,新工處規畫把忠孝橋分成五個區塊,其中最靠近北門的部分,會用柵欄圍起「金鐘罩」,再用電鋸將橋細部切塊;而其他區段會直接用挖土機夾斷,再用拖車載至別處分解。
而引道距離地面最高將近三層,為避免石塊砸落破壞路面,黃治峯指出,將會在忠孝橋引道下方路面鋪設「鐵布衫」,由二千二百萬平方公尺的鋼鐵板組成,換算下來將近五十二座籃球場,也是台北市拆橋工程中,鋪鋼鐵板數量歷年之最。
三餐將以野炊供應
標下此案的皇昌營造股份有限公司,預計招集五百位台勞操作機具、四百位外勞進行環境維護,早晚二十四小時輪班作業,並穿上特製背心增加辨識度,且因應春節許多餐廳業者回家過年,將在工地附近架設露天廚房,以「野炊」方式供應三餐,全力以赴參與這項歷史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