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得主 台大演講 「沒進頂大」 梶田隆章:不擔心

康翊筠 |2015.12.23
1362觀看次
字級
二○一五年諾貝爾物理獎新科得主梶田隆章(見圖/台灣大學提供)昨天受邀到台大演講。

【記者康翊筠台北報導】二○一五年諾貝爾物理獎新科得主梶田隆章(見圖/台灣大學提供)昨天受邀到台大演講,現場湧入大批師生,只為一睹大師風采。梶田隆章受訪時表示,他和去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都不是一流大學畢業的,鼓勵學子不必擔心沒有進入一流大學,重要的是要對自己的研究有熱情。

梶田隆章在一九九八年日本「超級神岡微中子探測實驗」報告中指出,宇宙射線在大氣中產生的微中子會進行「渺子」與「濤子」間的轉換,這種「微中子震盪」顯示微中子具有質量,改變以往微中子無質量的核心認知,榮獲二○一五年諾貝爾物理獎。

梶田隆章現任東京大學宇宙線研究所所長,也是日本「重力波偵測實驗KAGRA」的主持人。梶田就讀埼玉大學,後來進入東京大學研究所。他在大學階段對物理產生興趣,但是在進入研究所後才確認志向,想成為一名物理學家,他鼓勵學生如果熱愛科學就不必擔心沒有進入頂尖大學。

現場學生對就讀純科學領域,提出未來發展性的憂慮,梶田以自身經驗說明純科學領域不時會有「新發現」是最棒的地方,認為業界很需要就讀純科學領域的人才,並提到東京大學現在有實驗室和業界合作實習課程,除了讓學生提早接觸職場,也給業界帶來新的想法。

有學生問到如何全面性了解研究所需的科學知識?梶田說,必須先懂基礎知識,才能對自己要做的研究產生方向,他認為理論有很多層次,不需要都知道

他也提到,自己很幸運遇到同樣得過諾貝爾獎的恩師—流物理學家小柴昌俊和富蘭克林獎章得主戶塚洋二,自謙在兩位教授門下學習,才成就了今天的他。

對於得獎的研究,梶田表示,「微中子」是粒子物理中的一種基本粒子,也是宇宙中含量第二多的基本粒子,但也是最難捉摸的粒子,因為它非常小,且幾乎不跟其他粒子作用,儘管數量龐大,科學家很難研究其性質,這項發現將成為未來研究宇宙的重要依據。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