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向教部提出「無手機日」建議,強調一年有一天讓全國高中職以下學生不帶手機入校園。學生提出「無手機日」是因上課滑手機者眾,用宣導提醒學生不要被手機綁架。這個建議很好,只是若由官方主導,良善美意盡失,不如由學生自主發起。
無手機日不妨化被動為主動,官方、學校、學生都可積極為之。官方主導教師生關於科技素養與使用科技產品的功能,非僅消極禁止。學校安排講座或是融入課程,使學生滑手機之餘,也能發揮正面功能。
學生發起利用閱讀或其他興趣取代科技產品的依賴或話題,假日舉行戶外活動,如郊遊、爬山,或到博物館看展覽。
無手機日理解背後的脈絡,會比強制性或禁止來的好,就算沒有手機,學生也多談網路(電腦)遊戲當成話題,而僅一日禁止,剩餘天數仍沉迷手機,作用不大。
手機已成生活必需工具,聯絡、建立社群,了解時代趨勢脈動,不可或缺。
「自主」無手機日,了解手機功用,改善使用習慣,從年輕一代改變,更有意義。
陽子(台北市/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