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據調查,銀髮族每兩周至一個月,就需為新生白髮「補染」,次數頻繁,多半購買市面染劑,在家染髮。一名五十七歲父親,使用女兒買的「邊洗邊染」染髮劑,頭皮紅腫痛,大量掉髮。醫師表示,外科頭皮門診病人,八成以上有染髮,九成染髮者是五十歲以上銀髮族,合成染劑含PPD(對苯二胺),容易過敏,增加罹癌率,提醒消費者少用。
陳先生需染髮,女兒聽說一種「洗頭兼染髮」的產品,買來孝敬父親,豈知用完後頭皮紅腫疼痛,掉髮嚴重;六十多歲李女士,每月至少染髮一次,有天發覺腦後一大片頭髮不見了,以為得了什麼大病。
張祺璋強調,長期染髮增加罹癌風險,染髮劑PPD具毒性,加熱後從頭皮進入毛細血管,隨著血液循環到骨髓,長期使用,容易引發白血病,誘發皮膚癌、膀胱癌等疾病。
張祺璋指出,國外有相當多文獻,研究染髮劑PPD與淋巴血液癌和膀胱癌的關聯。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早已宣布PPD為過敏原。研究指出,每年染髮九次以上女性,罹患血癌的機率,較一般人增加六成。他提出「染髮安全停看聽」三大守則,除慎選信譽品牌,染髮前在頭皮、前額、耳朵、後頸塗抹一層油性保護層;染髮後多喝水。
生理期間、有意懷孕或是懷孕期間,及過敏體質、腎臟病、血液疾病及免疫疾病者,不宜染髮。除了嚴選染劑,可先做局部皮膚測試預防頭皮傷害。他建議不要聽信偏方或拖延時間,要洽詢頭皮專科醫師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