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康翊筠台北報導】為偏鄉學童找資源,教育部昨天成立「偏鄉教育媒合平台」及「鹿樂偏鄉不遠~偏鄉教育群眾協力募集平台」,教育部長吳思華表示,今年獲總統教育獎的學生李伊婷,想將獎金送給二十年來只回泰國省親一次的媽媽買機票回鄉,師長得知後,透過教育部向張榮發基金會求助。吳思華強調,不能保證每個事件都能解決,但會認真處理,這也是平台成立的初衷。
教育部成立的平台,首先開放「義工人力募集」功能,未來將逐步開放募集物力資源。有意願擔任義工的民眾,可以在平台上尋找需要幫助的學校,或直接登錄資料,由校方主動聯絡。
國教署長黃子騰表示,偏鄉學校最缺乏人力資源。目前已有南投鄉國姓國中需要美化綠化義工,協助修剪及照顧學校樹木;南投縣北梅國中缺美術教師及圖書館義工;南投縣清境國小需要寒暑假管樂營隊人力;新竹縣五峰國中田徑隊訓練需要教練。
至於「鹿樂偏鄉不遠~偏鄉教育群眾協力募集平台」(協力募集平台)則是從群眾募集及群眾外包的角度出發,平台名稱「鹿樂」取自音譯「rural」即偏鄉之意,由專業團隊協助規畫,透過激勵人心的影像或故事,呈現偏鄉學校的人力需求。
目前教育部已透過平台,協助新北市十分國小打造「十分綠計畫」,引進生態教育導覽教師,在周末帶領學童體驗生態。另外,也替連江縣三所國中小設計「跳島馬祖—3D玩影像」活動,讓離島學童體驗新科技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