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台昨天到屏東潮州,為三所偏鄉小學的學生上作文課。
圖/馮靖惠
【本報屏東訊】「寫篇說明文,教外星人用湯匙開罐頭。」龍應台昨天到屏東潮州小學獻出「作文課處女秀」,希望開啟偏鄉孩子對文字的想像和感動。上完「龍老師」三小時生動教學,三十六個小朋友從害羞沈默到踴躍發言,發現「原來作文課這麼好玩!」
台灣好基金會歷經一年籌備,上月在潮州成立辦公室,以小學教育為起點,希望能為潮州孩子們帶進更多文化資源,更策畫「潮書院」,邀請各領域學者專家「走進潮州,帶動思潮」。首場「龍應台的作文課」由龍應台為四林、潮東、潮南國小高年級學生開講,三校校長、老師也前來聽課。
龍應台也是鄉下小孩,父親是警察,每三年要換村子,她小學就讀過三間,「親身感受過城鄉差距」。母親住潮州,過去十多年,她每兩周一定回潮州。
身受城鄉差距
企盼小鎮進步
「要看一個國家是否進步,要看的是鄉鎮。」龍應台說,不論作為作家或文化政策執行者,「我的眼光從未離開過鄉下」,她走遍全世界發現,「當鄉村很成熟,就代表這個國家的進步是真的」,她鼓勵在小鎮努力的校長和老師們,「偏鄉小學才是一個國家真正的國力所在」。
「文字是開啟文化的鑰匙,希望激起孩子對文字的熱情。」為了教作文課,龍應台認真「做功課」。
「龍老師的作文課」很特別,她先放一段「用湯匙開罐頭」的英文影片,讓學生花十分鐘分組討論並寫一篇說明文,之後朗誦每篇文章,讓大家討論(見圖/馮靖惠)。龍應台說,說明文要寫得好,重點是「精準描述」,「觀察」也很重要。
當龍應台提問,台下卻一片「寂靜」時,「你們不回答,我會很受傷」。她發現,偏鄉孩子不習慣「討論文化」,但作文不只是寫字,更是思考、互動。
四林國小五年級王宜萱說,學校作文課很古板,龍老師上課很活潑,「愛上寫作文了!」潮南國小六年級蘇苙閎說,龍老師當眾講解大家的作文,同學一起討論,很好玩,「寫作文不再是一個人的事」。龍應台還跟孩子約定,希望他們未來每一天都要寫一則日記,「每天寫一頁,就能跟著你走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