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服務有溫度 公司客戶雙贏

李祖翔 |2015.12.15
1411觀看次
字級
不斷主動學習的態度,在求學與職場中發光發熱。圖/記者楊祖宏
為了回饋這麼好的職場,他也在公司擔任英文書信講師,讓同仁做起事來更得心應手。圖/記者楊祖宏

文/記者李祖翔專題報導

數位化興起,大數據(Big data)取代經驗和直覺,為企業創造更大收益,帶來永續發展的希望,不過,為了給大數據發揮最高綜效,需要進一步研發整合的系統,讓數據分析事半功倍,而讓企業了解這套系統的人,又稱「擁有銷售技巧的工程師」,在資訊公司擔任產品行銷副理的蘇鄧介正扮演這個角色,勤奮、專業及勇於接受改變的氣度是別人對他的印象。

掌握趨勢 了解客戶需求

「即使是資訊服務業,也不是買了商品就結案。」蘇鄧介對服務的觀念,有別開發客戶的業務,他的眼光長遠,不只熱愛挑戰各種職務,喜歡掌握市場狀況及趨勢,更愛了解客戶的需求,從而解決!他認為,讓客戶持續性的滿意,可以為雙方爭取最大的合作空間。

蘇鄧介所以讓人感受愉快、多獲好評,祕訣在於人與人之間的應對進退,始終守住一個「理」。他說,問題能順利解決,不是理智、道理,靠的是合理!「無論哪一方,權益受損都應據理力爭,因為這一行是按規矩辦事。」因此我方有缺失時不會掩飾過錯,在合理規則內,積極彌補才是王道。

事業小有所成,蘇鄧介認為,是成長路上的環境影響,才讓性格變得勤奮。高中畢業後,他赴澳洲讀書、工作,長達九年,擁有資訊與行銷雙學位,造就資訊業的搶手地位。在澳洲的生活,是塑造現今人格的重要階段,「我發現,主動才能抓住機會!」他引以為豪的一項成長歷程,是在大學計算機中心服務──第一位在圖書館取得打工機會的亞洲人。

同理心設想 主動找答案

但是,拿到工作機會不厲害,讓澳洲人讚不絕口才令人得意。「當時我的工作是系統層面的維修,使用者若有帳號密碼上的有問題都會找我解決,有外國人拍著我的肩膀說,很佩服亞洲人,能在不同語系的國家讀書、工作,這是他們做不到的。」蘇鄧介還因為這份工讀獲獎,理由是順利為學生找到想要的書,以及救回消失的作業。

蘇鄧介笑說,自己英文並不好,但是「會不會丟工作?」的擔憂迫使他必須學習。於是他總會設想,未來無論是學生或客戶在遇到困難、向他求助時該如何回應?「如果立刻說『我不懂』,肯定完蛋,所以我學會幫他們找『答案』,只要了解專家在哪裡,請專家答覆就好。」追求效率的他,最不相信的兩種問題解法,就是碰運氣和默默等待。

返台後,他在僑務委員會服兵役。期間輔導國小學生,是他後來在職場上不畏風浪、包容心加倍的主因。有次上英文課,一名小朋友忘了吃藥,就在他寫白板的瞬間,抓起椅子扔向同學,唯恐孩子心靈受創,只能勸離,這樣的相處經驗,讓他在面對客戶時更有同理心,能耐著性子傾聽對方的需求。

紮實基本功 工作正能量

資訊產業人員流動率高,半年就可以是老鳥,蘇鄧介表示,這或許與網路遊戲興盛有關,遊戲玩得不理想可以刪除角色、重新來過,以致許多年輕人在職場上感到挫敗便直接選擇放棄,「但是人生沒有『砍掉重練』這回事,接受挑戰並克服它才能享受勝利果實。」

至於如何突破難關?以他的職務為例,必備技能為「專業知識」,沒有專業做支撐的人容易放棄;「學習心」,把額外業務當作機會而不排斥;「高超的簡報技巧」,說穿了,穩當生存的依靠就是紮實的基本功,每一種工作,基本功都是最重要的。

工作不只要專還要博,身為買賣中的關鍵樞紐,肩負的壓力可想而知,他卻樂觀迎戰每一天,如此正向的理由,來自工作意義。蘇鄧介說:「工作如果總在製造問題,絕對會很痛苦、很辛苦吧!而我是在解決問題。」所以談及工作,他都充滿愉悅,順帶一提,老闆營造充滿正能量的公司文化,也是樂於上班的動力之一,他們不僅得過幸福企業的榮耀,還能說出令人羨慕的:「我在資訊業上班,工時正常。」的話,為了回饋這麼好的職場,他也在公司擔任英文書信講師,讓同仁做起事來更得心應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