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現在正值選舉熱季,每天充斥在電視頻道上的選舉新聞,再加上名嘴一天到晚爆料,搞得大家目不暇給,很多事情反而變得更為混淆,莫衷一是。
最近的一宗熱鬧新聞,無過於國民黨副總統參選人王如玄涉及軍宅買賣之事。
這件事從被爆出至今,已經長達三個星期,王如玄直到八日下午才開記者會「一次說清楚」。說清楚了沒有?其實很多人還有疑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軍宅政策的基本精神是要照顧弱勢的榮民、榮眷,王如玄跟她的丈夫黃東焄都沒有這樣的身分,但是卻前後經手九棟軍宅買賣,總共獲利台幣一千三百八十萬元。
王如玄在記者會上宣布將捐出這筆獲利,當然是意在止血,但也會讓人聯想她是否也認為這是「不當利得」,甚至王如玄自己也承認,她與過去社運界的朋友討論過,「房地產若推到極致,有一種邏輯就會認為房地產應該用於安身立命,不應是投資理財的標的,特別由於軍宅是國家為了照顧老兵榮眷,雖然最高法院認定是合法,也不應該去碰」。
可以想見的是,競選對手不會輕易放過這個打擊國民黨候選人的機會。事實上,台北國稅局官員表示已接受民進黨立委段宜康與部分民眾檢舉,正式立案調查王如玄買賣軍宅時是否涉及逃漏稅,主要可朝是否漏報贈與稅、所得稅等方向追查。
國稅局官員指稱,如果王如玄母親、妹妹名下的軍宅,是由王如玄提供資金買下,就可能涉及贈與稅問題。
這件事會爆出來,固然有關於台灣政黨之間的互鬥,但也突顯出民主政治的真諦在於「選賢與能」,因此對於候選人特別是總統、副總統候選人的檢驗標準,要嚴格得多。
從事實的角度來說,檢驗「選賢與能」的「能」這一部分,比「賢」的這一部分要容易得多。「能」的這一部分,從個別人物在工作上的表現,以及其所擔任過的職務,很容易就一目了然。但是「賢」的這一部分,就隱諱得多,因為一般人在這方面如有缺陷,很自然會予以隱瞞,不欲人知。
此次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選擇前衛生署長陳建仁擔任副手,就有傳言指出蔡陣營事先聘用徵信社對陳建仁做過調查。蔡英文本人則在面對媒體就此提問時未置可否。
不過蔡英文如果真的徵信調查過陳建仁,也是能夠理解甚至必要的事。因為蔡英文上次參選馬失前蹄,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副手人選蘇嘉全被爆出擁有農舍爭議。同樣的,蘇嘉全的農舍雖然合法,卻有道德缺陷。
相較於國民黨陣營被王如玄的軍宅爭議搞得焦頭爛額,蔡英文陣營相對上算是平靜無波了。
至於如何「選賢與能」,經常被台灣譏諷不民主的新加坡倒有個特別的作法。
新加坡領導人的清廉,舉世聞名,他們也確實心無旁騖,專心一志為星國人擘畫未來。主要的一個原因在於新加坡政府在選擇「從政同志」時特別注重「候選人」的人格品質。
根據了解,新加坡政府在選定準備重點培養的政治人物之後,內政部會派人跟監所選定的候選人,暗中觀察其生活、行為,這個「觀察期」可以長達數個月。
候選人之所以會被相中,基本上能力當然已經不成問題,因此觀察期的重點即在於考察其人格品質。這個作法,其實就是「選賢與能」。
早期在李光耀時代,甚至要求嚴格到要家庭完美。換句話說,能力再高強,如果沒有「正常」的家庭,當年在新加坡是無法從政的,因此據說有些已經在政壇的政治人物即便是家庭出現問題,都會忍著不敢離婚。李光耀的這個作法,其實就是中國「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觀念。
此外,新加坡的法律明文規定,被宣布破產者不能從事政治,用意自然是防止這類人士利用從政的機會進行貪瀆。
當然,台灣不一定要照搬新加坡的作法,但新加坡的作法確有其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