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灣過去漫畫市場幾乎被日本翻譯漫畫攻占,像是七龍珠、灌籃高手、哆啦A夢,台灣本土漫畫家一直缺乏好的平台可以發揮,《CCC創作集》成了窗口,還曾創下單集上萬本的銷量,如今因為數位典藏國家型計畫的結束,也正式走入歷史,讓不少漫畫界感到惋惜。
《CCC創作集》全名為《Creative Comic Collection》,二○○九年中研院接下國科會數位典藏國家型計畫,將台灣史料與檔案數位化,進行各種再製,讓史料可以重複甚至靈活的使用,因此誕生此創作集,每年出版四本。創作集出版二十集以來,共有七十五位漫畫家、插畫家與作家參與,其中五位更獲得金漫獎的肯定,另外有十位漫畫家到日、法與德參展。
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專案經理黃冠華指出,第一本創作集,找來曾經在同人誌販售作品的漫畫家和插畫家聯合創作,漫畫家AKRU以一九三五年台灣博覽會為故事背景,創作出《北城百畫帖》,因回響熱烈發行單行本。
數位典藏計畫年底即將結束,雖然創作集從十一集至二十集由蓋亞文化出版社出資與出版,但隨著組織要重整,加上銷路從最高峰的一集萬本銷量,滑落至三千本,也讓出版社決定告別讀者。
長期觀察台灣漫畫生態的大辣出版社總編輯黃健和表示,《CCC創作集》是台灣漫畫近年來最出色的創意,這本漫畫合集發崛很多年輕有實力的漫畫家,也讓台灣漫畫家新人輩出,加上近年台灣積極到法國參加安古蘭漫畫節,更讓國際看到台灣漫畫已經走出日本漫畫風格,開始有自己的文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