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線片 《圖書館戰爭2》 站在言論自由之後

文/朱玉昌(元智大學中語系兼任助理教授) |2015.12.05
2313觀看次
字級
院線片 《圖書館戰爭2》 站在言論自由之後
院線片 《圖書館戰爭2》 站在言論自由之後
院線片 《圖書館戰爭2》 站在言論自由之後
院線片 《圖書館戰爭2》 站在言論自由之後

文/朱玉昌(元智大學中語系兼任助理教授)

隨著媒體狗仔化趨勢高漲,口水、八卦、謾罵新聞滿天飛舞,導致人心墮落、道德淪喪接踵而至,為了端正社會良善風氣,遏止粗俗言論侵犯人權,不良思想危害兒童、青少年身心,日本昭和末年,法務省以取締擾亂公共秩序、維護善良風俗為由,設置「媒體良化委員會」,正化元年(一九八九年),正式頒布「媒體良化法」,增設「良化特務機關」,在各都道府縣成立「良化隊」,特許以武力方式合法執行查禁或審查所有出版品工作。

政令實施本該大快人心,無奈良意變質,瞬間造就書價暴漲,迫使民眾紛紛轉向圖書館借閱,同時,淪為野心家箝制言論與思想自由的藉口,一場猶如文字獄的出版衝突逐漸白熱化,圖書館為了保護思想言論,乃根據法定《圖書館法規要覽》,於一九五四年所召開的全國圖書館大會決議文〈圖書館自由宣言〉組建「圖書隊」,藉「書籍待審」之名,緩和出版品免於莫須有即遭查扣的厄運,於是,一連串圖書館浴血保衛戰無止盡地展開。

這是日本暢銷女作家有川浩在感於〈圖書館宣言〉下,引發的創作動機,以現代平行時空手法,直接將「平成」年號轉換為「正化」年號,融合愛情、喜劇與科幻元素,自二○○五年起,瀝血二年所完成的《圖書館戰爭》系列小說作品。二○○六年首部曲出版,旋即引發讀者與出版市場騷動,二○○八年全套六本出畢,日本總銷售量超過四百萬冊。

掌握小說核心思想

《圖書館戰爭》火紅,被陸續改編為漫畫、電視動畫、劇場版動畫、電視劇、廣播劇與電影等,十年話題不斷,主要除愛情故事迷倒女性粉絲外,虛擬故事反射出現實亂象,剴切提出言論自由的尺度。

真人電影迄今翻拍了兩部,如果看過原著,得知人物、事件;主線、支流過於龐雜,電影刻畫不如文字魅力,對於改編傾向點到為止的難處,實可理解。若沒看過小說,人物敘事穿插,終免罩霧,幸好第一集側重愛情魔力,沖淡掉結構的不完美。第二集偏於戰爭描繪,用力著墨言論自由的反思,總體而言,算是掌握到小說的核心思想。

飾演男主角堂上篤的偶像型男岡田准一與飾演女主角笠原郁的榮倉奈奈,悶到第二集,演技才有所發揮,飾演防衛部玄田隊長的橋本潤,戲分不多,卻是最搶眼的硬底子角色,戲中渲染本事,無愧於薑是老的辣。戲裡幕幕戰爭對抗中,再再凸顯不服輸,誓死效忠大和魂的精神,激昂感人的對白,悲壯同袍的情誼,賺盡觀眾淚水,所有劇本上的缺失,到此都該畫下停損點。

對與錯的界線模糊

頗值得玩味的是,在數位出版橫行時代,影片將日本出版的未來,仍放眼在傳統紙本書上,是導演、編劇為忠於原著而刻意忽略趨勢嗎?如果不是,那又意味著什麼?

當外界絕對多數人,根本莫視言論價值時,死守言論自由而願意犧牲生命者,是否還有其意義?遵守律令而焚書殺人的執法者,行徑是否落入過當的迂腐?嚴肅的說,第二集是一部龐大保守鷹派,意圖滅絕極少數捍衛理想鴿派的戰鬥,但民主旗幟下多數就一定勝利嗎?

站在互聯網時代,人人都能自主地在網路經營個人媒體並任意公開發表言論,傳統媒體角色徹底被顛覆,過去強勢媒體對於公眾能夠支配或影響的能力愈來愈小,當所謂自由民意被無限上綱後,公婆各自執理,對與錯的界線變得模糊,道德與價值觀也順應各表,誰也不服誰的架勢成形,若擦槍走火,最後只好訴諸暴力行為,我們是不是真該仔細研究一下,我們要的究竟是個怎樣的世界?《圖書館戰爭》就是一面鏡子。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