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現代人壓力大,睡眠障礙是很普遍的狀況,除了吃安眠藥,很多人會尋求中醫解決,中醫師指出,中醫可以透過食療、中藥、針灸等方法治療失眠,不過千萬不能一拖再拖,根據臨床經驗,愈早治療效果可愈早顯現。
張媽媽最近白天坐著容易打瞌睡,晚上躺下卻睜眼到天亮,須靠安眠藥才睡得著,持續一周後,她帶著嚴重的黑眼圈到中醫科尋求治療,中醫師發現她的失眠是因更年期引起,給予中藥、針灸治療,在中醫師的指導下,也進行平日的食療,才一周的治療張媽媽幾乎不用靠安眠藥就可睡著。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醫科醫師卓雨青指出,無論是壓力過大或像張媽媽的更年期等各種原因引起的失眠,中醫都可進行治療,不過臨床發現,愈早就醫者效果愈快速。
卓雨青說,中醫可根據每個人的體質,給予中藥方與針灸,而一般人,如果失眠問題不嚴重,也可以透過食療讓自己睡得更好,她指出,紅棗是補氣藥,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的作用;茯神用於安神、改善失眠、心悸等症狀;桂圓可以安神滋養,紅棗、茯神、桂圓這三種藥方只要以悶燒罐,用熱水沖泡,當茶飲用即可。
而百合是補陰藥,具有清心安神、改善神經衰弱的作用;蓮子有助安神與鎮定,蓮子和百合都是相當適合入菜的藥材,失眠時可以將這些藥材融入菜餚中食用,另外,酸棗仁具有平息焦躁情緒、安定神經的作用,對於心肝血虛引起的失眠很有幫助,酸棗仁須煎煮服用。
此外,內關、神門、安眠、足三里等這些穴位的按摩,也具有安定神經的效果,可以自行以手按壓。
但醫師提醒,食療或穴位按摩是用來搭配正規治療或是初期尚不嚴重時協助改善,若失眠問題持續一周就應趕緊尋求治療,就中醫治療來看,愈早就醫者,改善的速度也愈快,若拖得太久,很難立即可以看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