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隱忍為哪般?》
作者:蘇祺
出版社:龍時代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曾經說過:「人生在世,注定要受許多委屈,而一個人越是成功,他所遭受的委屈也越多,要使自己的生命獲得價值和炫彩,就不能太在乎委屈,不能讓它們揪緊你的心靈、擾亂你的生活。」看似簡單的人生哲學,反映在現實生活之中,能夠做到的人,卻又少之又少,說穿了,重點就在於「忍耐」的功夫。
一般人在面對委屈時,總是直覺式的立即回應,深怕遭到誤解,影響到人際關係,因此,不論是在社會上各個領域的職場,常常會看到承受委屈、情緒失控,最後衝突對立的場面,這些樣態的出現,不管對個人或是組織發展來說,都是不利的。
常言道:「小不忍則亂大謀」,要如何避免這些不利的現象發生,降低對個人或組織進步的阻礙,其實是可以透過提升個人「隱忍力」來避免,甚至將「隱忍」轉化為「成長動力」。
日前在書店看到《如此隱忍為哪般》一書,講述的就是「隱忍力的培養」。作者認為,在人生過程中,不可能永遠處於順境,在通往成功的路上,總還是會遇到許多不如意,像是遭到他人排擠,甚至是明槍暗箭的傷害等。所以,透過冷靜思考,適時停下腳步,甚至退幾步、重新再出發都是必要的。
停下來的同時,還要做些準備工作,在隱忍過程中,為了避免出現失控的退讓而導致全盤皆墨,一定要有堅定的中心思想,也就是要認清與堅持自己的價值觀。而所謂的「隱忍」,不是漫無目的吞忍,畢竟忍久了,可能讓人心緒失衡,甚至失控做出傻事,要隱忍一定要學習何種隱忍才是有價值的。再者,也不能忍過頭,否則會被視為懦弱,被看扁、瞧不起。
看完這本書,深刻體會「隱忍」絕不是低頭屈服、不是無所做為,也不是甘於平庸;它是一種謀略、一種氣度、一種胸懷、一種品格,更是一種堅強和一分承擔,如同股神巴菲特所說的,學會放棄和犧牲眼前的小利,才能獲得長遠的大利,這就是隱忍的目的和真正的成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