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吉田
父母親一路辛苦走過人生路,深諳開門七件事的生活開銷、孩子的教育費,難免會有寅吃卯糧,捉襟見肘之時,於是在生活經濟好轉之後,特別設立了一筆「一百萬」的家庭開銷周轉金,好讓我們兄弟姐妹若有需要時,能解決經濟上的燃眉之需。
父母親在設立這筆基金前,先召集一家人開會,詳細說明清楚使用的方法和規定,確保親兄弟明算帳,「有借有還再借不難」的信用條約。並將存摺、提款卡、密碼、印章、帳簿等放在大家都知道的地方,讓大家方便借用,也要詳細記錄好自己的借款和還款日期,並將借用的理由清楚說明。
從帳冊中,看得出大哥和大嫂是理財高手,從來沒有過借錢記錄,每個月給父母的孝親費也是最大方、最多的,真是我們的好榜樣;大姐和姐夫只借過一筆大錢作為他們的創業基金,而且依約在半年內還清本錢;二哥家常在三個孩子每年寒暑假開學前,急須一筆龐大的學費支出,這時總會用到這個帳戶。不過,三個孩子都很認真讀書,每學期的成績總平均多在八十分以上,可以得到阿公阿媽設立的「子孫獎學金」,而減少父母的借款負擔。
而三哥開刀動手術時,借了一筆為數不少的錢,不過,也在自己設定的期限內還清,其餘就再也沒有借錢的帳目了。
手足中,最不會理財和賺錢的就是我,常常借了一筆錢,好不容易才還清,又要借錢,金融卡也經常刷爆,常常必須面對循環利息的窘狀。每天都在為金錢的收支不平衡傷腦筋,夫妻更常因此產生齟齬口角,感情失和。
錢不好賺,就要懂得開源節流,各方面從簡就好,才不會疲於奔命地應付開支,甚至還要向父母借錢,讓老人家整日擔憂,真是不孝!
感謝父母體恤兒女,給予一筆錢方便周轉應急之需。在父母的用心下,看看別人,想想自己,我開始學習做好金錢支出預算,避免再寅吃卯糧,而傷了夫妻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