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船長盧峯海 以佛經點亮陽明海運 李碧華 |2015.11.14 語音朗讀 300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盧峯海接觸佛經,悟得經營與人生啟發,落實在經營理念當中。資料提供/經濟日報 從航運到造船四十餘年,盧峯海(右五)懷有企業妙手回春術。資料提供/經濟日報 在海運拚搏一生的老船長「逆風順航」,創新船奇。資料提供/經濟日報 盧峯海(左二)利用現代化全貨櫃船之高抓力錨,完成一座地景藝術品。資料提供/經濟日報 文/記者李碧華 資料提供/經濟日報 一個出生在高雄小港漁村的孩子,進入成大交通管理系就毫不猶豫選擇海運管理,抱定「航運是通達全世界舞台」而立下終生目標,追求一生理想抱負,他是陽明海運董事長盧峯海──台灣二十一世紀最重要領航人。從民營化的推手,到人稱「點子王」,總像是一座電力十足的燈塔,點亮了陽明海運的未來。 「困境就像一把鎖,只要找到對的鑰匙,就能打開。人生啟航,順逆無定,存乎一心而已。」產業景氣巨大波動中,盧峯海總是帶領陽明化解經營險境。當全世界原物料價格暴漲,BDI指數暴漲,再加上油價漲到一四七美元,在這樣的經營環境下,這位老船長秉持「能為客戶解決多少麻煩,就是我的附加價值」而歷久不衰。近年來,更建立全球最環保、最先進的高明貨櫃碼頭,籌畫添增14,000 TEU巨輪促進台灣驗船、造船,為台灣航運業立下了標竿典範。 效法先賢「立德、立功、立言」外,《金剛經》一句:「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更讓盧峯海通曉,若要渡河到美好的對岸去,就要打造一艘竹筏,一旦到了對岸,就算這艘竹筏造得再好,也不必一直帶在身邊,應該要捨去。 生活環境並不寬裕,讓愛讀書也會讀書的盧峯海始終相信,要脫離貧乏生活,只有讀書這條路。「進入招商局、陽明後,除了活用企業管理相關知識,更與眾不同的是,能從佛經或古籍中悟出創新意義。」他回憶。 每天早上六點半左右起床後,盧峯海唸《大悲咒》較短的佛經,從台北到七堵上班,便會在車上讀《心經》等,數十年如一日。 說來,盧峯海接觸佛經是有淵源的。相差十六歲的小弟,體格健壯,天生就是運動員的料,金門服役時還被選為五項戰技的選手,不料,在投擲手榴彈過程卻發現得了「戰地恐懼症」,下半身逐漸麻痺、沒有知覺,中西醫束手無策,全家都極為焦慮之時,有一次,盧峯海回成大演講,碰到信佛甚虔的華航總經理張有恆,他建議盧峯海讀淺顯易背的《白衣大士神咒》迴向弟弟。在宗教力量下,開啟讀經之道。 《白衣大士神咒》之外,背《心經》,也讀《金剛經》。盧峯海聽說,《金剛經》唸三百遍之後,可以迴向加持弟弟,讓他早日康復,剛開始唸一遍要花四十分鐘,慢慢地愈唸愈熟,到後來差不多二十分鐘就可以唸一遍。 「一開始雖然是有目的性地讀經,但唸得愈多愈廣就愈有心得,也慢慢從經文中悟出不同的滋味。」盧峯海記得,二○○○年調到台航後,公司裡有很多吃素唸經的同事,在他們的氣氛引領下,接觸的佛經更廣,《妙法蓮華經》、《六祖壇經》、《八十八佛洪名寶懺》等,都曾經伴著上下班時刻。 從航運到造船四十餘年,有人問盧峯海的企業妙手回春術到底是什麼?他的答案是:「不斷的創新、再創新而已。」盧峯海說,要解決問題,若能兼顧企業短、中、長期的發展最好,但有時為了培養 日後的競爭力,可能也會犧牲短期的利益。一般人會視創新為畏途,以為這是專業研發人員或高層管理者的工作;「其實,創新(innovation)不等於發明(invent),我們不需要像愛迪生發明電燈一樣。」他體會,老問題能用新方法來解決就是「創新」;而用有系統的方法解決問題,就是「科學」。創新的催生,從新思想開始,簡報、實驗、施行,到形成創新文化,力量就很大。 利己利他 船錨給佛光山做紀念 完成地景藝術品 盧峯海為人通達,讀經也頗為隨緣,有時印經書送給親友,常有機會碰到投緣的朋友或修行高人介紹可以讀那一部經文來祈求平安,他也多會接受。他記得,回到陽明海運時爆發金融海嘯,整個大環境急轉直下。有一次,回高雄拜訪一位在家修行居士,他建議盧峯海每天唸五遍《大悲咒》,可藉此迴向,祈求公司員工、股東平安。 對盧峯海來說,這算是「利己利他」的好事,自是欣然接受。二○一二年,盧峯海出席由錢復先生率團的博鰲論壇,團員中有佛光山覺培法師,回台後邀請盧峯海和夫人參訪佛光山,在寺裡掛單一夜。第二天一早,夫妻兩人下樓便看到星雲大師坐著輪椅在大廳櫃台前,相見後提示他,船錨是古代和尚發明的,與佛教有關,希望能送一個從舊船拆下來的船錨給佛光山做為紀念。 於是,盧峯海特別交代陽明海運利用現代化全貨櫃船之高抓力錨,完成一座地景藝術品,上刻有「禪碇佛海,渡化人間」等字,展示於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園區內。 星雲大師更以短短數語,直接點破其真正的實用價值:「物不在奇,缺之則珍。人不在高,適用則優。施不在多,及時則貴。道不在深,應機則妙。」回味良久的盧峯海一本學習的態度,自是求知若渴,熱情以對,順逆皆有我師。 他也從佛經法語,學到「定、靜、安、慮、得」智慧,從歷史成功故事學到經驗,失敗故事學到教訓,得到人生的啟發;「看企業個案,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前車之鑑,悟出創新策略;從工作中,學習進步有效的工作方法,完成任務;從生活中,學習與人相處之道,溝通圓融,創造幸福人生。」盧峯海說。 法語體會 「色、受、想、行、識、法」有領悟 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色、受、想、行、識、法」特別有領悟。盧峯海以企業管理學來比喻,「色」表形形色色如經營環境;「受」代表參考文獻接受別人知識見解;「想」代表構想理論架構;「行」代表實際驗證如數量方法、描述方法等;「識」代表研究發現;「法」則代表結論和建議。 他明白,心經也告知寫碩博士論文方法,從經營環境背景、寫論文動機、參考相關文獻、構思論文主題理論架構,然後用數量方法等驗證其信度和效度,得知其研究發現,再邏輯推論出結論與建議。 另一方面,《金剛經》四句偈的無相、無執著也深受盧峯海的喜愛。「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盧峯海都能信手捻來,深悟其中妙義。 實務處理 國際航運聯盟的催生者 學校是知識的殿堂,社會則是修行的大道場,學習更全面,而且是終生學習。盧峯海特別重視創新,認為創新是企業進步的原動力,企業應不斷鼓勵創新,從新思維催生開始,到簡報、經過實驗證明可行,然後採行、實施成功,更希望能夠形成創新文化,企業就能生生不息,永續經營。 盧峯海將管理功能規畫、組織、用人、指導、控制等內化在個人日常行為中。他說,做一件事情先全盤規畫目標是什麼?用正式組織或任務編組的非正式組織來運作?用什麼樣專長的人來操作?怎麼樣的領導方式能激勵士氣達成目標?過程要徑、達成目標進度如何控制?哪些需要糾正補強?檢討後資訊回饋,就能進一步提升,如此循環不息,就算只是做一個專案或辦一個活動,都十分受用。 不斷修練6堂課 ❶ 不斷吸取新知識,培養創新的能力。 ❷ 將管理五大功能內化入個人日常生活行為。 ❸ 如何發揮企業功能,達到目標績效。 ❹ 策略、目標如何形成及策略管理。 ❺ 如何做好公司治理─內控、內稽、外稽、 社會責任。 ❻ 前瞻視野,放眼未來。 小檔案 ˙在高雄小港長大 ˙成大交通管理系畢業 ˙1971年考進招商局 ˙1972年從陽明海運基層做起,一九九五年擔任總經理,董事長。 ˙1987年,獲文化大學海洋研究所第一屆碩士與政治大學企研所博士學位。 ˙1988年,獲政大企業管理研究所博士學位。 ˙1989年,前往美國哈佛大學企管研究所國際資深主管課程(HBS I.S.M.P)進行研究。 ˙2015年,著有「逆風順航」一書,經濟日報出版。 前一篇文章 有溫度的藍總裁 造就多位億萬富翁 下一篇文章 普世價值觀 以佛陀智慧拯救日航大解析 熱門新聞 01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2退休之後2025.05.0103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4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5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6【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7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8【創作花園】居家環境大作戰2025.04.3009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10【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社團看板 一群愛穿旗袍的女人 南京百美秀國際瞭望 台灣像新生嬰兒 還在吸取社企經驗串連姐妹情誼 充滿愛記者傳導新聞正義 作家帶動書寫風氣翻轉世代 4個未來銀行的經營觀察70萬個金飯碗大變動 銀行存亡受衝擊 作者其他文章高雄市立美術館 彩繪原鄉感動狗 千旺幸福工藝層層堆積 追逐膠漆杯器傳說台灣電玩攀上高峰 改寫選手賽局迪士尼首度授權手遊屬狗名人與寵物的夢幻組合 ──什麼人養什麼狗台中文化中心 昇華為藝術 有很大的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