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盛宜俊
小妹能力強,獨資開了間電腦繪圖公司,由於設計的作品很優,信用又良好,因此業務蒸蒸日上,生意好到訂單都接不完。
前幾年,收入頗豐的小妹刻意選在離老媽家不遠處,買了連棟的兩間透天厝。當初購買的原意,是想等到孩子長大後,留給他們一人一間。但妹妹夫妻再加上幾個孩子,住在一棟四層樓大坪數的樓房裡,已經是綽綽有餘了,而空出來的另一棟房子,顯得有些閒置。此時,孝順的小妹興起了接老媽過來同住的念頭,名義上雖然說是請老媽幫忙照料小孩,實質上是想好好照顧老媽的生活起居。
自從老爸十幾年前過世後,老媽就開始一個人獨居在破舊的眷村房舍裡。我和哥哥因工作關係,離開了家,各自在外縣市落了籍,另外兩個妹妹也遠嫁他鄉。大家除了假日偶爾會回去探望外,平日都是老媽一個人在過日子。如今老媽年紀愈來愈大,無論神智或行動都變得遲鈍多了,小妹才會有此打算。
沒想到,才搬去不到一個月,我就接到老媽好幾通抱怨的電話。老媽怪罪小妹常對她說話大小聲,嚷著說住不下去了。剛開始我以為是老媽住不習慣,還好言安慰她不要亂想。然而漸漸發覺她們母女之間的嫌隙似乎愈來愈深,於是趕緊打電話給小妹問清楚。
小妹回話說,當初老媽熬不過女婿的懇求,才勉為其難搬了過去。沒想到搬過去以後,卻成了彼此噩夢的開始。她說實在無法理解,為什麼老媽放著舒適的大床不睡,卻偏偏要打地鋪,睡在堅硬的地板上。還有帶過去的行李也不打開整理,原封不動地堆疊在角落裡,好像隨時要離開的樣子。另外就是老媽勤儉似乎過了頭,常常給孩子們吃隔夜菜,或者買回一大堆便宜卻又快腐爛的水果。甚至有次不識字的老媽,還誤把乾燥劑當調味包加在湯裡,幸虧被孩子們發現才沒被誤食。小妹說,她只不過把這些事情拿出來講,希望老媽能多注意些,但老媽聽不進去,還到處向人哭訴,讓她實在很難做人。
經過半年努力,小妹最後還是選擇放棄,一遂老媽搬回老家的心願。也幸虧離老媽家不遠,有時小孩放了學,還是可以請老人家幫忙看顧一下。而小妹下班後只要有空,必定繞道過去關心一下老媽。現在她們的關係又回到以往的親密,我也甚少再接到她老人家抱怨的電話。誠然世代不同,價值觀和對事物的看法難免會有歧異。最好的方式是保持適當距離的相處模式,關心而不去強求對方要配合,親人之間的和諧關係才能永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