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縣造橋鄉談文村一處供奉「石頭公」的土地公廟(圖/張裕珍),緊鄰海線鐵路旁,廟旁還有綠色小徑可欣賞鐵道風光,成為在地休憩祕境,鄉公所計畫爭取經費,再往北延伸步道至談文火車站,打通觀光動線。
【本報苗栗訊】苗栗縣造橋鄉談文村一處供奉「石頭公」的土地公廟(圖/張裕珍),緊鄰海線鐵路旁,廟旁還有綠色小徑可欣賞鐵道風光,成為在地休憩祕境,鄉公所計畫爭取經費,再往北延伸步道至談文火車站,打通觀光動線。省道台一線造橋鄉近談文派出所路段兩側,各有一座土地公廟,談文村長張榮吉說,二間廟宇皆是談文村重要信仰中心,北上路段旁的土地公廟規模較大,南下路段的土地公廟雖小,但主祀「石頭公」,背後歷史意義別具。
張榮吉表示,談文村一帶多是旱地,早年栽種花生、地瓜等作物,老一輩為了庇佑地方平安,從海邊撿了一塊石頭祭祀,稱作「石頭公」,原先只是小廟,二十多年前翻建蓋廟,前年又集資換新金爐,才有如今規模。
「石頭公」體積不大,與其他土地公神像安在供桌之上;張榮吉提到,「石頭公」一度不見天日,多年前蓋廟時,曾將「石頭公」埋在供桌下方,但老一輩居民愈想愈不妥,才再看日子將祂「找出來」,繼續安奉迄今。
造橋鄉公所祕書黃純芳說,「石頭公」土地公廟地處鐵路旁,但周遭環境雜亂不堪,三年前曾利用水保局經費,進行環境綠美化,還沿著鐵道鋪設約一百公尺的石版步道,兩側綠蔭相伴,可漫步欣賞火車呼嘯而過的鐵道風光。
「這裡的環境得天獨厚,很不錯!」張榮吉表示,土地公廟每天由一名熱心人士葉文榮,幫忙上香整理,居民有空就會坐在廟旁樹下的休憩座椅乘涼聊天,可惜石版步道只有一百公尺長,能欣賞到的火車景致有限。
黃純芳表示,鄉公所正爭取經費進行二期環境改善,將廟旁石石版步道再往北延伸五百公尺,未來居民、遊客就能沿著鐵軌旁綠色小徑,一路走到談文火車站,通勤、觀光都是利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