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樞綜合報導】中國大陸古籍整理規畫小組資助、大陸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專案,歷經二十多年編纂完成約三百五十萬字《英藏敦煌社會歷史文獻釋錄》(一至十一卷),日前由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未來還將陸續完成全書三十多卷的編纂工作。
此重大專案首席專家、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郝春文說,一九○○年甘肅省敦煌莫高窟藏經洞出土六萬多件古代文獻,是上世紀最重要的文化發現,對研究中國古代政治、經濟、軍事、宗教、民族、歷史、藝術、語言、文學、音樂、舞蹈、社會、建築、科技及中西交通等具有重要價值。
英國國家圖書館是敦煌文獻的主要收藏地點之一,有敦煌漢文文獻一萬三千多件,內容主要是佛教典籍,及社會歷史文獻。此外,重要收藏點還有法國巴黎國立圖書館、俄羅斯聯邦科學院東方文獻研究所和中國國家圖書館等。
由於敦煌文獻的原件大多藏於國外,影印價格較高,印數不多,流傳不廣,而且敦煌文獻多為寫本,當時的俗字、異體字保存甚多,還有不少寫本使用河西方音,一般研究者直接閱讀很困難。
英藏敦煌社會歷史文獻整理與研究的主要工作,是按英國國家圖書館藏流水號,依次對每件敦煌漢文社會歷史文獻進行釋錄,將千餘年前的手寫文字釋錄成通行的繁體字,並校理原件的錯誤,盡可能解決相關文書定性、定名、定年等問題,每件文書釋文後附有校記,以及百餘年間學術界的研究文獻索引。
未來,專案主持人及其團隊,還將陸續編纂出版《俄藏敦煌社會歷史文獻釋錄》、《法藏敦煌社會歷史文獻釋錄》和《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社會歷史文獻釋錄》等,將全部敦煌社會歷史文獻釋錄成通行的繁體字,提高文獻的利用價值,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