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統計,一○二學年原住民大專生退學率百分之十點二七,比一般生百分之六點四三高。原住民休學率百分之七點二三,也比一般學生五點七八高;且因「經濟困難」休學者占比率最高,占百分之十一點○九。
學者認為,不少來自部落的原民生,因教育資源缺乏,多考上私校,又因負擔不起高額學雜費,休退學比率偏高。
我認為有關原住民的高等教育輔導問題,不宜單一朝經濟層面協助解決,原住民是否該無限上綱鼓勵升讀大專院校,應集思廣益。
早年認為完成大專學業,可改善家庭經濟與脫貧,政府也不例外。針對有能力深造的原民子弟,透過保送師範大學、師專及醫學院,讓學子在公費補助下完成學業,返鄉擔任教職與行醫。
原鄉師資與醫療系統開放後,保送求學再回鄉的員額逐年下降,相對一般大學生,在沒有畢業後工作保障下,勉強升學卻是一場賭注。
台塑前董事長王永慶為了照顧原鄉的國中畢業生,在長庚為部分女學生設立五年護理科培育,如今這些畢業生因被照顧得宜,感恩當年王老先生的「德惠」。
政府要照顧原鄉孩子,應先從高職開始,栽培基層人才,經過各項考核後,有能力進入大學者,或給予建教合作完成大專學業,或由公私營公司協助,以公費鼓勵專心讀書,然後進入職場服務,這才對原住民有幫助。
林泉利(新北市/退休國中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