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就讀大學的原住民逐年增加,但休、退學率卻不斷攀升,經濟是一大因素。學者說現行定額補助不公平,所有原住民大學生,不分公私立應繳交一樣的學雜費,其中差額由政府埋單。
教育部統計,一○二學年原住民大專校院學生退學率為十點二七,比一般學生高出三點八四。另原住民休學率七點二三,也比一般學生高,因「經濟困難」休學者所占比率最高占了十一點○九。學者認為,不少來自部落的學生,因教育資源缺乏,考上私校居多,但又因經濟狀況無法負擔學雜費用,才造成休退學比率偏高。
教育部高教司表示,除了減免,教育部也提供弱勢助學計畫,可補助學生每月一萬兩千元以上的生活助學金,學校也有緊急紓困助學金。原民會教文處處長陳坤昇表示,針對中低收入戶的大專學生,每個學期都有提供獎助學金,且不限名額。學雜費減免應比照公務人員子女教育補助費,公私立額度不同,已跟教育部反映多次,會持續溝通。
據教育部原住民教育概況分析報告,自二○一○年起原住民學生數有逐年微幅增加趨勢,其中大專院校人數在五年內增加七千三百多人。一○二學年度的原住民大專生約兩千四百人左右,公立約五千人,私立約一萬九千人,原住民休學人數為一千八百三十一人、退學人數為兩千六百人,退學原因以「逾期未註冊、休學逾期未復學」所占比率最高。
義守大學原住民族發展中心主任台邦撒沙勒表示,依原住民學生就讀專科以上學校學雜費減免辦法規定,政府以定額方式補助學雜費,導致人數較少的公立大學原民生負擔較輕,而大多數念私立大學的原民生反而負擔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