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康翊筠台北報導】升學制度變革,會考是否真的減輕學生升學壓力?台師大心測中心連續五年對國中學生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升學考試壓力在十二年國教實施後不降反升;分析前中後段學生,發現中段學生壓力最大,顛覆明星學校壓力大的印象。學者認為,制度的變化以及對於升學的不確定感,對學生壓力影響最大。
台師大心測中心副主任曾芬蘭表示,免試入學名額從九十八年逐步擴大,一○二年將近一半的學生可循由免試入學升學,考試壓力逐漸舒緩。但一○三年會考上路,考試計分方式和入學制度改變加上志願序扣分,導致學生平均壓力指數驟增,達到近五年最高;一○四年因制度調整,壓力才減輕。
進一步分析學業成就不同的學生發現,中段生對於升學不確定感較高,壓力指數最高,約七十五分到八十五分;前段生壓力指數約七十分到八十分,推測較能掌握考試成績和未來的升學方向。再比較考上明星高中的學生,壓力也小於考上一般高中的學生。
曾芬蘭說,基測或會考的壓力最大都落在中段,不是在前段,可能是來自對未來的不確定感,而後段的學生(小於PR40)壓力大幅下降,跟之前有很大落差,也是一個隱憂。學習應有適度的壓力,後段學生面對考試的感受如何,以及學校是否該思考對學生的要求為何,都需進一步研究。如果能夠提供更多選擇的話,學生就不會過於憂慮,對家長來說也比較能釐清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