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嚴之相 美得難以形容的臉 文╱清水真澄 譯╱楊明綺 圖╱典藏藝術家庭提供 |2015.10.18 語音朗讀 257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法隆寺金堂的釋迦三尊像。 圖╱典藏藝術家庭提供杏仁形的眼。 圖╱典藏藝術家庭提供莊嚴之相 美得難以形容的臉 圖╱典藏藝術家庭提供 文╱清水真澄 譯╱楊明綺 圖╱典藏藝術家庭提供 無論是去寺院參拜佛像,還是去美術館與博物館的展覽空間鑑賞佛像,站在佛像前,首先映入眼簾的一定是「臉」,而且常常看到有人凝視一會兒後,不自覺地喃喃道:「那張臉真是美得難以形容。」這時就很想問,到底什麼是「美得難以形容的臉」。答案看似簡單,其實不然,大部分人都會回答:「就是難以形容啊!」 佛教是以想像佛陀姿態,打造出來的佛像作為信仰、膜拜的對象。佛像代表佛,不是「佛」的替代品,所以膜拜佛像就是膜拜「佛」。既然作為信仰對象,佛像的「臉」自然成了重點。佛像的「臉」不只是一張「臉」,也蘊含投射人心的意義。 直到現在,佛像基本上都是奉祀於寺院昏暗的堂內,所以會放在美術館或博物館供大眾鑑賞的佛像算是特例。當我們看著佛像的臉,除了抱持鑑賞藝術品的心情之外,即便不是佛教徒,也會不由得心生虔敬。 我們湊近一點看看佛像的臉吧。釋迦如來像的臉形偏長,額頭中央留有白毫的釘痕,雙眼是以上下眼瞼幾乎相同的弧線來表現,雖然不算細長,但愈往眼尾拉得愈細,日本美術史上將這種眼稱為「杏仁形」。如後所述,此名稱取自杏的種子,也就是杏仁的形狀。 而且這尊佛像的眼睛刻畫得十分栩栩如生。從旁邊看,上眼瞼比下眼瞼突出,感覺比較立體,眼尾的下眼瞼稍微上提,而且是用鏨刻方式清楚表現眼睛的輪廓。因為是金銅鑄造的佛像,可以用這樣的方式表現,這與現代女性畫眼線讓眼睛看起來更有神,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摘自《佛像的臉》,典藏藝術家庭出版) 作者簡介 清水真澄 一九三九年出生於橫濱。一九六二年畢業於東北大學文學部史學科東洋藝術史學系。目前為三井紀念美術館館長,成城大學名譽教授。代表著作有《鎌倉大佛》、《中世紀雕刻史的研究》、《佛像》、《鎌倉的佛像文化》、《佛像與人的歷史發現》、《瞭解佛像的一切》等。 前一篇文章 人生目的 什麼是絕對幸福? 下一篇文章 宇宙定律 與生俱來的內在導航儀 熱門新聞 01薑黃抗發炎保護大腦 清自由基防智力退化2025.07.2902【閃文集】 喵聲的魔法2025.07.290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 6-12025.07.2904新加坡佛光山 響應種族和諧日2025.07.3005全民閱讀博覽會 南華大學傳遞書香 共建修行沃土2025.07.2906佛光青少年交響樂團 回山尋根演奏2025.07.3007【寶島踏查】 松園別館:從軍事到藝文2025.07.2908賴索托佛光人 捐贈物資送暖2025.07.2909臘腸狗吃飯 堅持帶好友共享2025.07.3010佛教團體互信合作 跨宗派供僧 洛杉磯佛光人供養正信僧寶2025.07.3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小說賞讀】門牙【心靈修行】清靜心的日常修煉【張冠李戴】混淆的起點【給人尊嚴】大師的言教與身教【轉念美好】初衷【人生智慧】幸福在尾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