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時代 教你如何蹦出新思惟

整理報導/杜晴惠 |2015.10.18
2338觀看次
字級
圖/《30》雜誌提供 什麼是「大數據」(Big data或Megadata)?有人稱之為「巨量資料」或「海量資料」,無論名稱為何,均指所涉及的資料量規模巨大到無法透過人工,在合理時間內達到擷取、管理、處理、並整理成為人類所能解讀的形式的資訊。
圖/《30》雜誌提供 什麼是「大數據」(Big data或Megadata)?有人稱之為「巨量資料」或「海量資料」,無論名稱為何,均指所涉及的資料量規模巨大到無法透過人工,在合理時間內達到擷取、管理、處理、並整理成為人類所能解讀的形式的資訊。

整理報導/杜晴惠

圖/《30》雜誌提供

什麼是「大數據」(Big data或Megadata)?有人稱之為「巨量資料」或「海量資料」,無論名稱為何,均指所涉及的資料量規模巨大到無法透過人工,在合理時間內達到擷取、管理、處理、並整理成為人類所能解讀的形式的資訊。

這是網路時代給人們的禮物,隨著行動網路時代到來,未來哪家企業具有解讀數據、從數據找商機、提煉價值的能力,等於找到通往成功的鑰匙。

曾任職於eBay及阿里巴巴、現為阿里巴巴集團數據技術及產品部副總裁、數據委員會會長的車品覺,人稱中國大陸大數據實踐的「先行者」,他表示,每個人都聽說大數據具有非凡價值,但對於很多公司來說,其實它虛無縹緲又難以掌控。「聰明的CEO們都應該帶頭去了解大數據是什麼。盲目地投資大數據和原地踏步其實都很危險。可惜現今在市場上看到的,卻都是反行其道,滿街都是把大數據概念化的書籍。」

剝開偽裝 練習專注

這是車品覺在《大數據玩行銷》這本書的序文,他推薦每個從事數據和行銷的人應該讀《大數據玩行銷》,因為這本書深入淺出地講解如何用數據去說明行銷,內容通俗易懂。

《大數據玩行銷》由MIGO 執行長陳傑豪撰寫,他大學時主修資訊工程,曾進入世界知名CRM公司Siebel工作,顧問經驗橫跨醫療、金融、服務及軟體產業,曾服務多家《富比士》雜誌全球排名五百強公司。二○一四年陳傑豪帶領MIGO與阿里巴巴集團簽署台灣第一紙「大數據應用合作夥伴」合約。他說,大數據時代的行銷看似複雜,但有三個關鍵元素最重要,亦即心法、作法和態度。

以「心法」來說,大數據再大,也是從每筆各自獨立的資料累積而來,因此要嘗試練習思考大數據的本質、問題的核心,一層層地剝開那些包裹在外的雜質與偽裝,練習專注、絕不折衷,「模稜兩可」只是找不到真正問題的藉口。

再者所謂「作法」,就是精實(Lean)的執行精神,大數據行銷要成功,靠的絕不是紙上談兵的嘴上功夫,如果數據永遠只是躺在會議桌上的一堆報表,那麼永遠無法從這些數據中學到任何事情。他說,「坐而言不如起而行」真的不是口號而已,未來的消費者市場競爭,比的不是「銀子」,而是「點子」,而所謂的「點子」也不是比誰有創意,而是比誰可以最快讓「點子」走出會議室,然後讓顧客心甘情願買單。

最後是「利他無我」的態度,陳傑豪認為過去傳統的功利社會,人與人之間充滿了猜忌,但是在大數據時代,品牌和顧客之間必須要能建立絕對的信任,作為數據行銷工作者,首先必須做到「心正」和「利他無我」,永遠將顧客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站在對方的角度換位思考。

巧妙避開理性陷阱

陳傑豪說這本書的第五章其實是車品覺多年來對於「利他無我」的體會,形成十篇跨產業的大數據趨勢分享,本應先集結在他自己的專書中,「但是他一心殷殷期盼的,並不是這本書由誰來出,而是,對大數據有興趣的讀者朋友,是不是能夠在第一時間看清楚大數據的趨勢。於是、車老師爽朗地把這十篇大作託付給我,還親自為文作序。」陳傑豪說。

事實上,二○一四年底,車品覺個人著作《大數據的關鍵思考》由天下雜誌出版,他在這本書中公開他過去十多年的大數據心得,以及阿里巴巴的數據實戰經驗,以清楚架構分享他如何用數據建立思考模式、用數據找尋機會,用數據產生價值的心法,告訴讀者大數據的具體運作,以及當下人們最需要的大數據思惟。

「大數據」當道,相關出版品百花齊放,美國康乃爾大學心理學教授湯瑪斯.吉洛維奇的著作《康乃爾最經典的思考邏輯課:大數據時代,你一定要避開的自以為是》也於六月出版,這位在行為經濟學和社會心理學領域享有盛名的學者,在作品中寫道,在碎片資訊充斥的大數據時代,統計+數學的思惟訓練已不夠用,人們需要更強大的思考邏輯力,他舉簡單的生活例子,由認知、動機和社會三方面探討生活中常見的思惟謬誤,幫助讀者繞開理性陷阱、排除雜訊,從一片資訊迷霧中,撥雲見日。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