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一個人會懼怕,是因為未知。如果我們告訴台灣年輕人,到大陸將面臨什麼情況,可以用什麼方法應對,就能打消他們的登陸顧慮。」台商第二代孟憲霆如是說,一九八九年出生的他,二十三歲接手父母在福州創辦的兩岸金橋(福建)就業訓練機構。
大學就讀廈門大學國貿系,一直在公司裡幫忙校對教案、安排考務流程等,等到畢業當上總經理,孟憲霆卻感覺自己不知如何改變公司的狀況,真正讓他獲得業務上靈感的,是一趟回台灣的旅行。「你一個年輕人,剛回到公司,發現一切都照流程走,好像沒什麼可幫忙的,那時候蠻失落的。」他說。
帶著疑惑,他回台灣找答案,從桃園、台中一路考察,了解合作的台灣學校、老師近期在做什麼,最後,他碰到一群即將畢業的東海大學學生。孟憲霆問學生:「如果我們可以做一切背書,幫你把想要的服務都做好,你有沒有興趣到大陸就業?」結果得到大家的熱烈反應,甚至有學生主動跑來詢問:「我怎麼聯繫你?」
與學生直接對話後,孟憲霆更相信年輕人隨時隨地都在搜尋機會,也願意到大陸闖一闖,唯一問題就是找不到出口。「以前公司主要做兩岸培訓、人才交流、展覽活動,現在我們要做的是扶持、解析、服務台灣年輕人來大陸落地。」他終於找到自己可以著力的點——將服務台灣年輕人做成明星產品,塑造公司的文化和個性,「我們就是一座兩岸的金橋,就要做人與人的融合。」他說。
日前他接受新華社專訪,指著牆上的「兩岸金橋台灣分支圖」,孟憲霆信心滿滿地說:「除了大陸的機構,我們在台北、桃園、台中、台南、花蓮都有分部,高雄分部這個月也將開幕。」除此之外,他開通公司的網路平台,「我們推出『看見台灣』微信公眾號,成立三個月粉絲已經破萬。下一步我們將推出『看見大陸』微信公眾號,讓台灣青年也能看見大陸。」他說,平潭與台灣航程短,周末時太太甚至可帶孩子回台灣,把他們培養成新一代的「兩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