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部落 讀一個小鎮
洪睿逸/宜蘭市宜蘭高中三年八班
閃爍的霓虹燈蓋過了星輝的光芒,嘈雜的人聲掩住了夜晚的蟲鳴。快速的步調,驅使著這座城市向未來邁進,走向充滿理想和機器的嶄新時代。但又有什麼人曾經想起這塊土地最初、最原始的那個容貌?
十幾年前,我誕生在這座小鎮上。這座小鎮從前只有一條商街,其餘之處,盡是閃著綠寶石色澤的農田。這是一座樸實無華的小鎮,而我在這裡長大。太陽剛浮出地平線,農人們的身影卻早已在田埂間來回穿梭,每彎一次腰,便傳達一遍對土地無比的感激;每一滴汗水都是農作的養分,這些都是明日的希望。我和幾位鄰居常在田野間跑跳,用光腳撫摸大地,用身體迎接大地的恩賜,徜徉在它的懷抱,累了,便靠在大樹下,看老爺爺們下棋鬥智,有時還能分得一些點心,歡樂片刻,這是最純真無邪的一段時光。
過了一些年,外出求學的我重回小鎮,一切景物卻不在記憶的腦海中。放眼望去不是農田,而是一棟棟由水泥堆積而成的鐵灰色建築,冒著黑煙的火車疾駛而過,昔日已成過去。五光十色的街道比比皆是,琳瑯滿目的物品擺滿了櫥窗,彷彿夜晚不曾到來。腳底踏的不是柔軟而溫暖的泥土,是堅硬、冰冷、令人絕望的柏油——大地離我而去了。再也看不到辛勤農人的背影,取而代之的是匆匆走過的行人,一張張冷漠的臉,僵硬而沒有任何表情,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感變大了。過往玩樂的田野,成了大廈,成了停車場,再也感受不到大地的溫度。短短十年間,這座城市換了全新的樣貌,卻也離我越來越遠。
隨著時間滴答的走,科技也日新月異,人們發明了許多器物,造福了人類,然而在此同時,我們是否也失去了什麼?我在這座城市找到答案。我們失去了原野和綠油油的稻田,失去了一分人情味,失去了純樸天真,更失去了那大地充滿恩澤的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