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校長楊泮池表示,學測延後可讓高中教育完整正常,大學新生的基礎也會比較好。圖/胡經周
【本報台北訊】國教行動聯盟等教育團體前天發起「高中學習要完整有效、大學入學要公平適性」連署,台大校長楊泮池參與。昨天他出面表示,贊成大學學測延到五月後,「把高中三年還給高中」,維持高中完整學習;配合考招時程延後,新生可延後一兩周開學。不過他也認為應持續多元選才,不要回到一試定終身的聯考時代。
教育部昨公布數據反駁台大,指出台大說法誤導社會,事實上指考入學的學生休學比率比學測甄選高出數倍。其他頂大也有不同意見。
學測每年約一月底考試,只考高一、高二課程,不少甄試上榜的高三生不再讀書,國教盟擔憂大學生學力弱化,發起學測延後、高三完整學習的連署。
楊泮池表示,他參加連署是認同高中三年應完整學習,不能因學測提前在元月考、只考高中前兩年課程,使得高中課程,無法和大一銜接。他主張學測延到五月考,加考高三課程,再依序甄選入學、指考分發;可避免甄選放榜後,錄取生影響其他學生拚指考。
台大:銜接大一 開學習門診
楊泮池說,多元入學不管透過甄選或考試分發進來的台大新生,都不乏主動學習、不用逼就會超前進度看書的頂尖學生;但也有許多新生入學後趕不上,需要輔導加強,學測、甄選延後,至少讓這類學生完整學好高中課程,大一可輕鬆一點。
台大教務長莊榮輝指出,針對大一微積分、普通物理等容易被當的基礎科目,台大早已建立學習諮詢輔導機制,像生病看醫生,成績差的學生,就預約掛號看門診。校方會請該科高手當工讀生,一對一診斷輔導,以免第一次期中考就不及格,之後兵敗如山倒,拿不到學分、甚至要延畢。這項「學習門診」大受歡迎,科科額滿。
教部:就學穩定度 繁星最佳
另一方面,教育部表示,根據近五年全國各校統計數字,就學穩定度以繁星推薦最佳,個人申請次之,而指考入學最差。以台大為例,去年繁星入學休學率僅百分之三,個人申請次之約百分之五,但指考入學的學生休學率卻高達百分之十二。
清大、交大也反對台大說法,認為學測是為了挑選適合科系的學生,有特殊的考試與面試,才不至於一入學發現與興趣不合就休學。
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則指出,關於學測是否延後,目前有六、七個招生方案,各種利弊都需要科學數據分析,不會單一學校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