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遨遊藝事】 布拉格的慕夏博物館 文與圖/林政儀 |2015.09.16 語音朗讀 360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聖維特大教堂內的慕夏之窗。圖/林政儀 慕夏博物館內一景。圖/林政儀 慕夏生前所使用的書桌。圖/林政儀 文與圖/林政儀 漫步在布拉格街道上,充滿著濃濃的中世紀風格建築,總是令人目不轉睛,想細細品嘗那豐富的表情,而這樣的心情,讓我記起捷克詩人——雅羅斯拉夫.塞佛特(Jaroslav Seifert)在〈充滿鈴聲的寂靜〉一詩中寫道:「無論何時,每當我凝目注視布拉格……我經常注視她,每次都屏住氣息因為我愛她…… 」 在布拉格的街上,到處都看得到捷克藝術家阿爾豐斯.慕夏(Alfons Mucha)的影子,從書籍、月曆、明信片、海報掛圖到雨傘、服裝、飾品等,琳瑯滿目,常令旅客駐足在玻璃櫥窗前。慕夏,是「新藝術(Art Nouveau)」的代表,是一種布拉格式的裝飾風格。 慕夏作品有強烈的裝飾性,常以女性為主的構圖,背景多充滿大量重複花卉及植物的圖案,並融入包括拜占庭式、洛可可風、哥德式與捷克波希米亞風等的各種元素,作品如四季、花卉系列、黃道十二宮等。慕夏的創作從繪畫、雕塑、壁毯畫到珠寶設計、室內設計與劇場舞台設計等等,皆融入鮮明的慕夏「裝飾」風格。 七月我與友人依著地圖尋找慕夏博物館,其位置介於瓦茲拉廣場和納普利科佩大道之間,由於路上沒有明顯的路標,而遍尋不著;就在放棄之際,行經布拉格的中央郵政總局,詢問路人,才知就在隔街轉彎處的一幢米白色建築,外牆掛著不太醒目的「MUCHA MUSEUM」。 走入館內,赫然發現早已湧入從世界各地來朝聖的慕夏迷。博物館展出許多大型的海報原作外,還有一些慕夏當時的設計與繪畫草稿,並且設有影音區,藉由影片介紹慕夏的繪畫、攝影作品及創作歷程。 而使慕夏一舉成名,成為最為人知且受世界肯定的作品,是一八九四年聖誕夜接下一項非常倉促的委託案,設計巴黎歌劇名伶沙拉.貝恩哈德(Sarah Bernhardt)新戲的海報——〈齊士蒙大〉(Gismonda)。結果作品在巴黎大獲好評,而讓慕夏站上了巴黎的大舞台。 一九○○年巴黎萬國博覽會時,慕夏為奧匈帝國設計「波士尼亞與黑賽歌維那館」(Bosnia and Herzegovina Pavilion)室內裝飾。為了這項工程,他前往兩地考察,初次體悟到斯拉夫民族的悲慘命運,萌生描繪《斯拉夫史詩》的創作意圖。 《斯拉夫史詩》(The Slav Epic)系列作品,是慕夏費時十八年,總共二十幅的巨型油畫,內容描繪斯拉夫民族一千多年重要的歷史。 從一九一○年開始創作,一九一九年已完成前十一幅作品,並在布拉格公開展出,隨後還運往美國展出;一九二八年,慕夏終於完成二十幅創作,在布拉格公開展覽後,同年將作品捐贈給布拉格市政府。 現在布拉格的不少著名景點中,仍能看到慕夏原作,如市政廳的市長廳穹頂一幅〈斯拉夫民族的和諧〉,為一九一○年創作;而位於布拉格城堡內的聖維特大教堂第三禮拜堂中的〈慕夏之窗〉,於一九三一年所作,這幅由上萬片玻璃組合而成的彩繪玻璃,其製作方式不同於一般的鑲嵌技術,而是利用繪畫的方式呈現,因此吸引許多遊人特意前來。 慕夏辭世後,在捷克曾被刻意忽視、嚴禁多年,那是當時政府的立場;直至一九八○年,巴黎奧塞美術館的撥款贊助布拉格國家畫廊展出慕夏遺作,慕夏才得以恢復往日珍珠般柔美的光芒。 前一篇文章 【幽你一默】 誰知道得多 下一篇文章 【看郵票認識世界遺蹟】 泰北蘭納王朝 昔日的光輝(1) 熱門新聞 01佛光山供僧 緬懷師恩廣植福田2025.09.1402香港佛光道場 供僧道糧回向十方2025.09.1503【詩】山水的盛宴2025.09.1604綠色跑者 減碳跑步吃蔬食2025.09.1405【草木堪為友】可可樹 神賜食物化為巧克力2025.09.1406【植日光年】沙漠奇花 龍舌蘭 2025.09.1407【白色墨水】晨光花語2025.09.1408佛光山叢林學院畢典 薪火傳燈 2025.09.1309開挖土機遊大陸 填坑修路做好事2025.09.1310水豚卡比胖拉 萌翻台南2025.09.1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課本沒有的歷史】飛虎隊的寶庫──壘允廠【島嶼紀事】百年石滬與新屋福興宮【文化印象】北京城老舍故居【書寫之間──任漢平、蔡振祿、陳彩雲書畫創作聯展】傳統與現代 交融之美【美哉斯土】畢律斯鐘樓傳大愛【藏在剪紙中的故事】揚州鑑真圖書館‧美術館 作者其他文章【遨遊藝事】北京報國寺【遨遊藝事】京都天龍寺【遨遊藝事】 巴黎安吉麗娜茶館【遨遊藝事】 金閣鹿苑寺【遨遊藝事】 走進養心殿展【遨遊藝事】 巴黎居美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