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賓仔
她為長年在外積欠卡債的先生善後了幾回,還為他作保擔了不少債務。去年,夫妻達成共識,決定離婚。
她賣掉房子還了債務,身兼兩分微薄薪水的工作,帶著國一的女兒和小五的兒子住進附近社區。
她兒子一臉清秀,孝順又懂事,很會畫畫,也是兒子班上的學藝股長。或許是單親的壓力或教育理念的不同,她總把眼光放在兩個小孩的課業上,考試沒有達到她的高標,就得挨鞭子,學校或社區有免費的才藝課程,也一定逼著孩子去參加。
那一陣子,兒子班上幾位同學參加四格漫畫比賽,他們幾個在社區聯誼廳構思完後,各自繪圖,她兒子畫中的人、物栩栩如生,讓幾位家長們都讚不絕口。
那晚,正巧遇到他們母子倆,我不禁誇讚她兒子的繪畫天分,哪知她卻氣沖沖地說:「好?這樣哪叫好?這麼大了,連線條或邊框該注意的地方都不注意,每次都還要我再提醒他;還有數學老是考不好,我們這個就像隻呆頭鵝,頭腦都不會變巧,國文的生字和造詞也不會運用,評量寫了幾份還是不會,都不知道在讀什麼書,做這個也怕做那個也怕,一點信心也沒有,他姐姐就不會這樣,看國中以後怎麼辦啦!」
一連串的憂慮與抱怨像連環炮似地對著小五的他,說得我沒法中斷她的數落,只見孩子像做錯事般地站得遠遠的等著。
我可以了解單親的辛苦與對孩子的期望,但我也由衷稱讚她的孩子:「妳兒子真的很優耶!他畫得很好,也很有禮貌懂事,妳千萬要多看他的優點,多鼓勵他多肯定他,才能增加他的信心,國小五年級的科目本來就比較難,小孩需要更多的時間學習和適應……」
話都還沒說完,她又急了:「哎呀!要不是我逼著他念書、寫評量,還教他怎麼畫,他早就不知掉到班上第幾名了;妳都不知道,姐姐五年級時的課業都沒像他這麼差,連寫篇作文還要問我怎麼寫才好,畫得好有什麼用?」她又劈哩啪啦念了一大串。
頓時,我心裡生起一陣無力感,可以想像那孩子所背負的壓力和沒自信的原因。
還好細心的導師發現母親的狀況,除了平時多鼓勵孩子,也私下和母親溝通;一年多下來,她不再那麼注重課業成績,也不再逼著孩子一定要參加那些免費的社團;重要的是很少再聽到她對孩子的數落。
她扛起經濟的擔子,身心俱疲;他帶著母親的期許,肩上早已是重重的壓力;祝福她,可以看到兒子的優點並給予支持,祝福他,能在繪畫的領域上有所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