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斗將多年來貼身採訪聖嚴法師海外弘法的故事,寫成書與大眾分享。圖/法鼓山提供
【記者羅佑純台北報導】以「阿斗兄」在法鼓山聞名的張光斗,原本是報社記者,二十九歲時決定去日本學影視,回國後製作的第一個節目就是《點燈》,透過媒體,傳遞正向、溫暖的力量,沒想到《點燈》受到大家的歡迎,不但成了華視的招牌節目,也讓許多人把他與《點燈》畫上等號。
「因為《點燈》,才有機會認識聖嚴法師。」張光斗回憶起二十一年前邀聖嚴法師上《點燈》,因為忘了送上車馬費,他特別帶著車馬費去農禪寺,那天正好舉辦皈依典禮,法師問他「要不要皈依啊?」他什麼也不懂就皈依了。
禪修觀自心 修正缺失
聖嚴法師問他:「過幾天會辦精英禪三,要不要來參加?」張光斗不敢說「不」,只好答應,但他又不想拘束地坐在禪堂裡,心裡開始反悔,老婆一旁吐槽「答應法師的事,竟然失約」,所以他故意「遲到久一點」,想說可以「被迫」離開。
沒想到禪堂法師看到他,竟讓他進去,壞了他的計謀,不過也因為這次禪修,讓他對佛教有了不同的觀感。
「聖嚴師父在那次禪修開示,一開口就說『你們是不是覺得我有神通?』大家都說『是』,師父說:『錯,我跟你們一樣,什麼都看不到,也會說錯話、做錯事』,當下我突然覺得這位法師很不一樣。」對張光斗而言,聖嚴法師生活化的開示「四它」—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讓他覺得「佛教好科學」,他臣服於法師的智慧,也收起了我慢心。
同年五月,張光斗跟著聖嚴法師出國,貼身採訪海外弘法故事,雖然大家都用羨慕的眼神看著他,可是他卻為此吃足苦頭,「唉,當記者太多年,我的自尊心太強、習氣太重,一路上被師父修理得很慘。」
張光斗說:「那年去紐約,師父不斷叮嚀我要小聲,可是我看到美景好興奮,大叫『師父快來』,師父念我『小聲一點』,後來我們去英國,我聽到似小貓叫的羊叫聲而開心大喊『師父快來』,又被師父念,我那時候很沮喪,覺得你怎麼那不給我面子。」
聖嚴法師看出張光斗的不滿,偷偷地邀他去喝下午茶,還幫他在茶裡加糖、加奶精,「當時不懂事,覺得師父不該凶我,現在轉念想想,師父大可不必理我,但他卻又顧及我,給我台階下,真的該懺悔啊。」
彎腰避流言 學會謙恭
很多人羨慕張光斗能貼身採訪聖嚴法師,早先他都會說「有嗎?」可是他後來發現,這樣的回答會讓人覺得傲慢,之後他轉變回應方式,彎腰合掌說「阿彌陀佛」。
「當我彎腰合掌時,自然閃避那些要射向我的箭,久了,也就沒人在我身後議論。」面對不實的流言蜚語,他總想為自己辯駁,可是他卻在彎腰合掌中學會了謙卑、懺悔、反省。
跟在聖嚴法師身邊採訪,張光斗慢慢有了不同的轉變,而這樣的改變,反映在《點燈》的取材,他開始關心身心障人士、植物人、櫻花鉤吻鮭、器官捐贈等環保、社會議題,將《點燈》從找尋感恩的人,轉而關懷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