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屆台北文化獎得主無垢舞蹈劇場藝術總監林麗珍、「台北靈安社」。
圖/無垢舞蹈劇場、台北靈安社提供
第十九屆台北文化獎得主無垢舞蹈劇場藝術總監林麗珍、「台北靈安社」。
圖/無垢舞蹈劇場、台北靈安社提供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第十九屆台北文化獎得主出爐,由享譽國際舞壇的無垢舞蹈劇場藝術總監林麗珍,及「保存推廣北管神將陣頭文化」台北靈安社獲得殊榮,各獲獎狀及五十萬元獎金,預定十二月由台北市長頒發。
有「台灣編舞奇才」美譽的林麗珍,當年在長安女中任教時,連續五年得到台灣舞蹈大賽首獎,二○○二年被歐洲的文化藝術電台遴選當今世界最具代表性的八名編舞家,林麗珍是唯一出身亞洲的編舞家。
林麗珍源於鄉土卻不耽於本土,發於舞蹈卻不框限舞蹈,創作眾聲喧嘩中的空緩美學。林麗珍一九九五年成立無垢舞蹈劇場,二十年間僅孕育出「天、地、人」三部曲共三大舞作:一九九五年《醮》、二○○○年《花神祭》、二○○九年《觀》。尤其醞釀九年而成的三部曲終章《觀》,是林麗珍舞蹈美學的巔峰之作,宛若一場祈福儀式,將台灣的稻穗隨著無垢腳步巡迴海內外。
迄今已一百四十四年歷史的靈安社,長期推廣北管、神將等陣頭文化,曾協助拍攝電影《大稻埕》,讓民眾透過電影認識在地陣頭,汲取霞海城隍廟、范謝將軍神將歷史;靈安社的北管曲藝遠播全台,在日據昭和年間曾連續演出十三天,不重複戲碼的子弟戲,具有代表性及傳承性。台北靈安社近年招募新成員,逐漸恢復傳統子弟戲,是台北唯一仍固定排練的北管軒社,也是台北市最具典範性之神將陣頭,更是北管薪傳的重要火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