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郁美
「十十無盡」一詞由華嚴宗提出,其來源可有二種理解:
第一,由數學上說「十」為數字的「整數位」,逢十要進位,乃至有百、千、萬、億、兆的成型,因此「十」為整數位的源頭。「源頭」為事物之根本,因此「十」由數字提升至生命之源的地位。
第二,由佛教思想發展來看,《長阿含經》已有「十上經」的排比,係佛說法時從一至十,以「法數」教化眾生。到了華嚴系列經典大量出現「十」之名相,象徵人類文明史向前推進,有了煥然一新的表現。
對中國人來說「十」一直有圓滿、無盡的意味,成語「十全十美」說明了一切。日常生活中我們說「十分快樂」,不會說「九分快樂」;還有,「十」的另一意涵是「成雙成對」。
華嚴三祖法藏在他的著作《華嚴五教章》說:「所以說十者,欲應圓數,顯無盡故」、「一中十,十中一」。前一句是說「十是圓滿的數字、無盡的意涵」,後一句則帶哲學意味。
在佛教哲學中「一」是全體、整體;「十」是部分、是個別,是一切。「一入一切、一切入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標舉了生命之整體與個別是圓融無礙、不可割裂,若「一」與「一切」(整體與個別)各不相干、二元對立,則佛與眾生便毫無關係,菩提與煩惱截然畫分,那麼凡夫哪有成佛的可能?一切修行也變成無意義。唯有「一中有十、十中有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才是諸佛心要,才是成佛作祖的依據。
華嚴宗以「十玄緣起」說明宇宙之重重無盡,指的是(一)同時具足相應門,(二)廣狹自在無礙門,(三)一多相容不同門,(四)諸法相即自在門,(五)隱密顯了俱成門,(六)微細相容安立門,(七)因陀羅網法界門,(八)託事顯法生解門,(九)十世隔法異成門,(十)主伴圓明具德門。
華嚴宗把三千大千世界融攝於十門中,來說明事事無礙法界之相、每一門互為緣起之性,一門可推衍成十門、百門、千門,故名「十十無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