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不拘主題、創意,在舞蹈裡,身體就是最好的表達,跳舞不用翻譯。今年台北藝術節,邀請世紀當代舞團與澳洲藝術團體Fragment 31各自推派三位藝術家:田孝慈、李宗軒、吳郁嫺、梅蘭妮.藍、娜塔莉.亞培、彼得.佛雷澤,每人提出十五分鐘作品舞力交鋒,有擅長街舞拼貼影像,有編創詭譎乖張;有人肢體如蟲,也有人彈跳如脫兔。
曾經是雲門舞者的李宗軒,二月到澳洲駐村,不巧左手因肌腱炎完全無法動作,肢體的不便啟發他「打破現狀」的創作靈感,因此而生的新舞碼《殼》,就是他想用肢體傳達掙脫窠臼,不論這個窠臼是外在所賦予或自己所定義。
喜歡街舞的吳郁嫻表示,「我跳舞,因為我內心巨大的悲傷」自已不擅語言,因而少和人打交道,她喜歡用肢體與人溝通,這次作品內容是描述悲傷感覺,因而作品在性別、社交的光譜中找到出口,是指身體語言背後的東西。
編舞家梅蘭妮.藍喜歡用物件和舞蹈結合,這次以「熱」為主題,並以吹風機為物件融入舞中,喜歡拳擊的梅蘭妮,也會將拳擊能量放入舞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