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前進吧!高捷少女》日前在漫博會上,開賣首日就破千本。圖/尖端提供
【本報台北訊】這幾年出版業者感嘆書難賣,輕小說銷售卻一枝獨秀。據博客來二○一四年度報告,華文小說銷售以輕小說為大宗。輕小說有多熱門?以今年漫畫博覽會為例,出版社估計輕小說業績比去年成長兩成,不少作品開賣第一天就破千本。去年全國公共圖書館最受歡迎的借閱書籍是輕小說《噩盡島》,蟬聯兩年第一。
發源於日本的「輕小說」(Light Novel)為新型態文學體裁,融入大眾文學及動漫次文化特點,最白話的說法是「像漫畫的小說」,只是把圖像變成文字,加上大量插圖,題材多元,綜合青春、戀愛、奇幻、歷史等不同類型。
有「台灣輕小說天后」之稱的御我,「吾命騎士」系列作品吸引粉絲凌晨上網搶購,創下八小時內三千本銷售一空的紀錄,四千份限量贈品海報在博客來預購,凌晨十二點開賣,三十分鐘內被搶一空。
輕小說作者有時會把故事「留一手」,讓讀者發揮想像力,在網站動手寫出自己的版本,即所謂「同人誌書寫」,展現輕小說的高度互動性,及青少年的創作動能。
格物師 結合儒家與奇幻
今年高一的「王子」,國一愛上閱讀輕小說。他最愛的是楊寒的《格物師的歷史書》。這是結合儒家思想和奇幻元素的作品。
所謂「格物師」,運用了儒家經典「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是由觀察世界獲得真理的能力。將「老扣扣」的儒家思想,用輕小說方式呈現。
國三讀者晴兒坦言,輕小說貼近生活,讀起來很有共鳴,例如《特殊傳說》講述一個沒自信的少年,進入藝能學校找到自我,故事的核心價值:「只有肯定了自己,世界才會肯定你。」彷彿跟著主角展開追尋自我的旅途,「我原本很自卑,看了之後變有自信了!」
不少輕小說內容具深度,老少咸宜。日本更有六十歲以上銀髮族最愛輕小說排行榜,可見閱讀輕小說不是年輕人的專利。
日本輕小說作家有川浩的「圖書館戰爭」系列,就很受中老年讀者歡迎。故事描述政府制定侵犯人權的法律,成立特務機關進行媒體檢查,一群為了閱讀自由的圖書館隊員起而抗衡,關心的主題是言論自由,啟發深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