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彌生 圖/康魚
卡通《史瑞克》男主角的好友野驢在台正式露面了!
三隻被動物界暱稱為「野屁股」的索馬利非洲野驢,前幾天在台北市立動物園沙漠動物區正式跟民眾見面了。首先和大家見面的母驢Daila和Gina,分別來自法國野生動物園和捷克動物園,至於另一隻尚未露面的公驢Lucas,也同樣來自法國動物園。
Daila和Gina現身沙漠動物區,先是小跑步出場,之後便悠哉的走來走去,大啖區內的乾草堆和仙人掌,圍觀的小朋友紛紛高喊「驢子好像馬喔!」「好可愛喔!」十分有愛心的小朋友,看到野驢大口吞下仙人掌,還緊張的擔心牠們不知道會不會被仙人掌刺傷!
台北市立動物園表示,非洲野驢長期生活在乾旱區域,經常有一餐沒一餐,一旦發現食物,常會狼吞虎嚥,以免下一餐遙遙無期,或被猛獸追趕時無力逃生。
非洲野驢是馬科動物的成員,個性介於馬和驢之間,外觀跟家驢很像,差別在野驢四隻腳上都有斑紋。動物園表示,非洲野驢為了在野外求生存,具有非常敏銳的警覺性,周遭突然出現的動作、聲音,都會引起野驢關注,以便能及時逃命,保育員照養野驢時,必須十分有耐心,才能贏得野驢信任。
這兩隻母野驢目前都僅兩歲齡,對四歲才達性成熟的野驢而言,目前都還算未成年,因此暫時不會和公驢混群。而同樣來自非洲的室友弓角羚羊,也暫時得先待在室內獸舍及活動場,將較大的展場空間留給新朋友熟悉環境。
台北市立動物園呼籲民眾參觀時,盡量降低音量和縮小肢體語言,也不要企圖餵食,才會有機會近距離觀察到非洲野驢的行為,及聽到牠們「說話的聲音」。
索馬利非洲野驢的原始棲地主要分布於衣索匹亞及厄利垂亞南邊的乾旱區域,因獵捕壓力,棲地、水源、食物來源與通路持續縮減,雌性生殖個體及幼仔生存風險偏高,甚至可能和人類圈養的家驢雜交等衝擊,粗估在原棲地約只剩不到六○○頭,被IUCN自然生態保育聯盟列為極度瀕危的物種。
目前非洲野驢的野外族群量還在持續下降中,面對野外棲地與族群存續壓力,在短期內難以改善的情況,全球動物園界所共同推展的域外保種行動顯得格外重要。
台北動物園近年積極參與國際動物保育,期望儘速建立起亞洲第一個非洲野驢的衛星族群,以協助降低因環境變遷或疫病傳播所引發的滅絕風險。
台北動物園將以這三隻野驢為起點,建立起亞洲地區的繁殖族群,期待未來非洲野驢也能像蒙古野馬的復育故事一樣,讓台灣有機會成為這些美麗生物再度自然繁衍、活躍於非洲大陸東部的育兒搖籃。
分類:奇蹄目、馬科、馬屬、非洲野驢索馬里亞種
分布:衣索匹亞及厄利垂亞南邊,在索馬利亞可能 有一個小族群
棲息環境:乾旱、半乾旱氣候區域
體型:體重230-375公斤、體長2公尺、體高1.25-1.45
公尺、尾長30-50公分
型態:頭、背及體側覆蓋著介於淺灰及淺黃色的短
毛,吻端、腹部、腳則為白色。索馬利亞種 的腿上有類似斑馬的黑色水平紋路
保育等級:IUCN極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