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年血腥獻祭 尼泊爾廟終止

 |2015.08.02
3696觀看次
字級
禁止鬥牛 廣受大眾歡迎的西班牙鬥牛節,鬥牛是項很危險的運動,常有鬥牛士因此受傷或死亡,公牛也不能倖免而慘死,目前西班牙只有加泰隆尼亞自治區禁止。圖為上月鬥牛節,發狂的牛踏在觀眾身上,驚險萬分。圖/美聯社
終止屠牛 在尼泊爾舉行的五年一度印度教嘉蒂麥節,四百年來都宰殺無以計數的動物獻祭,嘉蒂麥廟管理方突然宣布終止傳統,從二○一九年起改用蔬菜祭祀。圖為去年十一月嘉蒂麥節的屠宰場面。 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上月二十九日報導,尼泊爾的巴利亞普(Bariyapur)每五年舉辦一次為期兩天的殺生祭,向印度教的力量女神嘉蒂麥(Gadhimai)獻祭,宰殺動物多達數十萬隻,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動物獻祭,將結束四百年傳統,改用蔬菜獻祭。

每五年一次、為期一個月的嘉蒂麥節,在十一月的第一周開始,其中動物獻祭儀式持續兩天,信徒按照傳統,一邊高喊著「嘉蒂麥女神萬歲!」,一邊殺死豬、羊、老鼠等動物,目的為了祈求嘉蒂麥女神繼續帶來風調雨順;隨後選出兩百五十名村民屠殺水牛,被選上的村民們在合力制伏水牛後,接著便高舉起鋒利的刀、用力將頭砍下,滿地斷頭動物屍體的畫面,非常駭人。

動保人士批 尼國不為所動

這樣大規模的血腥斬首獻祭引起抗議,印度最高法院在去年十月宣布禁止印度民眾帶著動物跨越邊界,前往尼泊爾獻祭,但十一月的嘉蒂麥節仍有超過二十萬頭牲畜被宰殺,二○○九年的獻祭牲畜數更是高達五十萬。由於短時間內大量屠殺動物,斬首儀式又是在公開場合進行,近年來引起尼泊爾國內外動物權利組織的批評,但尼泊爾政府認為不該干涉傳統文化,並未出面阻止。

傳統文化與現代動物福利的衝突總是難解,但嘉蒂麥廟管理方卻宣布二○一九年的嘉蒂麥節將不再殺生祭祀。嘉蒂麥廟的首席祭司(chief pujari)塔魯(Mangal Chaudhry Tharu)說,每五年一次的殺戮讓廟方困擾許久,一直想停止這種做法,但是信徒有自己的想法,他們認為女神會因為血而感到開心,並祝福他們的孩子;但現在應該改變了,廟方未來將使用蔬菜獻祭,而不是動物。

據了解,該節慶起源於印度教神話,一個封建地主在獄中睡覺時夢見,只要他能夠以血來獻祭嘉蒂麥女神,那他就可以脫離世俗的磨難,雖然女神要求人血,不過最後他選擇了動物獻祭,這項儀式從此流傳下來。

西國鬥牛 加泰隆尼亞首禁

西班牙鬥牛節亦是一項殘忍血腥的慶典,除了經常有公牛頂死鬥牛士的情況發生外,公牛最終也會慘死。西班牙對鬥牛一直辯論激烈,許多西班牙人酷愛這項悠久傳統,將其視為一種古老的藝術表現形式。但是,包括動物權利組織在內的其他人則認為,這是過時的血腥傳統,與現代社會格格不入。

西班牙加泰隆尼亞自治區的地方議會在二○一○年通過一項議案,決定從二○一二年一月一日起禁止在當地舉行鬥牛活動,這是西班牙第一個立法禁止鬥牛的地區。另外,西班牙國家廣播電視台在二○一一年表示不再轉播鬥牛,因為鬥牛對少年兒童來說過於暴力,這是該台首次將暴力列為禁播理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