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河南省三十九歲女子郜艷敏,十八歲時遭拐賣到河北曲陽,被迫嫁給當地男子;雖不甘於命運,但她將忿恨轉化為愛心,留在傷心地成了山村教師,傳授知識給當地孩子,傳奇故事曾被改編成電影《嫁給大山的女人》。
雖然郜艷敏遭拐賣的事件近年陸續有河北媒體報導,但罪犯一直無人追究。直到前天,大陸公安部刑偵局打拐辦公室主任陳士渠發微博稱,必須嚴懲人口販子,也必須對買主追究刑事責任,已部署當地警方調查。
一九九四年,在河北打工的郜艷敏被兩名婦女以「招工」名義騙走,轉手賣給三名人口販子,最後以二千七百人民幣賣給河北省曲陽縣下岸村一名大她六歲的男人,強娶為妻。
郜艷敏每次逃跑,丈夫就暴打她一頓,她每天活在恐懼中。此時遠在河南襄城縣老家的母親已為她哭瞎了雙眼,四十多歲的父親在她失蹤後白了頭髮。一年後,家人找到了她,卻勸她認命,認為她就算回家也無法再找到好對象。
被拐女標籤 久久撕不開
「被拐女」的身分像貼在身上的恥辱牌,郜艷敏將自己封閉起來;後來有了女兒、兒子,傷痛才漸漸平復。
二○○○年,當局決定把山裡的下岸村小學併入輝嶺中心小學,郜艷敏的人生出現轉折。
由於孩子們要翻山越嶺上學,輝嶺中心小學擔心低年級生吃不消,決定在下岸村設置一處教學點;校長找上郜艷敏這位全村唯一念過國中的人擔任代課教師。郜艷敏看見孩子們一雙雙渴望讀書的眼睛,心軟答應。
即使每月工資不到二百人民幣,且從每月發一次,到兩個月發一次,至二○○四年一年才發一次工資,身分也一直是代課教師,但郜艷敏無怨無悔。她把輟學生拉回教室讀書;哪個學生沒錢買書,她就自掏腰包。
嫁給大山的女人 成電影
郜艷敏的事蹟二○○六年就曾被當地媒體報導,引起廣大回響;隔年她獲得「二○○六年感動河北十大年度人物」;二○○九年,她的經歷被改編成電影《嫁給大山的女人》。
但成為媒體關注焦點後,郜艷敏感受到重重壓力。報導和電影暴露了當地適齡孩子輟學、教育投入不足等教育管理部門的問題,曲陽縣當局認為「家醜」外揚,打算取消下岸村教學點,辭退郜艷敏。所幸在輿論壓力下,曲陽縣教育局打消念頭。
郜艷敏的經歷兩年前再次被報導;這篇「最美鄉村教師」報導本周被翻出來,在大陸網站流傳,成為熱門話題,也使大陸打拐辦公室主任陳士渠有了動作,二十九日於微博表示絕不縱容拐賣者和買主,目前已部署警方調查。
「平時都不怎麼上網。」郜艷敏前天說,她不清楚網路上的討論,也不願意再提太多過往經歷。
郜艷敏仍在下岸村教學點教書,也仍是臨時代課教師,每月工資六百人民幣。隨著近年學校不斷整併,教學點的班級愈來愈少,她的學生目前只剩學前班和一名一年級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