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是什麼? 如人飲水… 李祖翔 |2015.07.29 語音朗讀 181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Elizabeth Reitzell(美國): 禪,不需思考 圖/記者邱麗玥湛啟光(澳門): 禪,不用適應 圖/記者邱麗玥段知壯(大陸): 禪,不假分析 圖/記者邱麗玥 文/記者李祖翔 Elizabeth Reitzell(美國): 禪,不需思考 我是學藝術的,二○一二年我正在創作一首詩,參加國際禪學營後,發現自己的詩不再拘泥於格式,寫出來都是發自內心的、不需思考,就像它自然地存在一樣。體會到禪的美妙後,今年我以隊輔的身分重返禪學營,在帶新生的同時,對自我有更深的省思。 湛啟光(澳門): 禪,不用適應 我是第五次來禪學營,禪門生活讓人上癮,不用費力適應。第一次不知為何而來,第二次起覺得一定要再來。無論是當學員或領隊,內心都多了平靜、信心。我的學員在飲食、早起、與人面對面、說吉祥和阿彌陀佛時都不習慣,第二天喊著想回家,不過,第三天就想留下了。 段知壯(大陸): 禪,不假分析 學佛應該出世還是入世?以前的我不能接受入世說。來到禪學營才理解到,出世與入世各有意涵。過去我都用學術分析的方式看待禪,沒有親身體驗,所以在這裡要早起和種種規矩都讓我不滿,早上醒來就會想:我為什麼要在這裡受罪?可是參禪後,放下了不悅,開始喜歡這樣的生活。 前一篇文章 國際青年生命禪學營 禪學營惜別 大師:信仰在心中 下一篇文章 慈善院系列報導12 與時俱進 靈活整合助人服務 熱門新聞 01佛光山供僧 緬懷師恩廣植福田2025.09.1402香港佛光道場 供僧道糧回向十方2025.09.1503【詩】山水的盛宴2025.09.1604綠色跑者 減碳跑步吃蔬食2025.09.1405【草木堪為友】可可樹 神賜食物化為巧克力2025.09.1406【植日光年】沙漠奇花 龍舌蘭 2025.09.1407【白色墨水】晨光花語2025.09.1408佛光山叢林學院畢典 薪火傳燈 2025.09.1309開挖土機遊大陸 填坑修路做好事2025.09.1310水豚卡比胖拉 萌翻台南2025.09.1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百年大計 僧才濟濟以身示教 永懷師恩法燈長明 慧照人間星雲大師人間佛教 光照寰宇開山啟教 弘揚人間佛教矢志僧教育 興隆佛教 作者其他文章家扶無窮世代計畫 5千萬元缺口待補 憂YTR倡偏方 陽光急闢謠:燒燙傷快「沖冷水」2022金扶獎頒獎 賴清德勉勵5位自立「家扶兒」淨灘、立槳到吃素 培力園帶孩子體驗生活新風貌讓愛流動 祖父母為己立傳邀祖父母為自己立傳 壯世代讓家庭的「愛」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