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是什麼? 如人飲水… 李祖翔 |2015.07.29 語音朗讀 178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Elizabeth Reitzell(美國): 禪,不需思考 圖/記者邱麗玥湛啟光(澳門): 禪,不用適應 圖/記者邱麗玥段知壯(大陸): 禪,不假分析 圖/記者邱麗玥 文/記者李祖翔 Elizabeth Reitzell(美國): 禪,不需思考 我是學藝術的,二○一二年我正在創作一首詩,參加國際禪學營後,發現自己的詩不再拘泥於格式,寫出來都是發自內心的、不需思考,就像它自然地存在一樣。體會到禪的美妙後,今年我以隊輔的身分重返禪學營,在帶新生的同時,對自我有更深的省思。 湛啟光(澳門): 禪,不用適應 我是第五次來禪學營,禪門生活讓人上癮,不用費力適應。第一次不知為何而來,第二次起覺得一定要再來。無論是當學員或領隊,內心都多了平靜、信心。我的學員在飲食、早起、與人面對面、說吉祥和阿彌陀佛時都不習慣,第二天喊著想回家,不過,第三天就想留下了。 段知壯(大陸): 禪,不假分析 學佛應該出世還是入世?以前的我不能接受入世說。來到禪學營才理解到,出世與入世各有意涵。過去我都用學術分析的方式看待禪,沒有親身體驗,所以在這裡要早起和種種規矩都讓我不滿,早上醒來就會想:我為什麼要在這裡受罪?可是參禪後,放下了不悅,開始喜歡這樣的生活。 前一篇文章 國際青年生命禪學營 禪學營惜別 大師:信仰在心中 下一篇文章 慈善院系列報導12 與時俱進 靈活整合助人服務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4【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5【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6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7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08退休之後2025.05.0109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10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大聯盟初登版20周年專題】尋找下一個王建民 再燃台灣棒球魂 大聯盟初登版20周年專題(上)王建民點亮台灣夢 夢迴洋基初登板【人間福報25周年專文】移山25年 傻瓜今還在2025年肆月 人人皆能成佛2025 壹月 拈花微笑 傳承傳法2024 拾壹月 上妙飲食 清淨法味 作者其他文章家扶無窮世代計畫 5千萬元缺口待補 憂YTR倡偏方 陽光急闢謠:燒燙傷快「沖冷水」2022金扶獎頒獎 賴清德勉勵5位自立「家扶兒」淨灘、立槳到吃素 培力園帶孩子體驗生活新風貌讓愛流動 祖父母為己立傳邀祖父母為自己立傳 壯世代讓家庭的「愛」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