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貴版讀者對陳總統和農民下田插秧,回答一名女記者問題的投書,筆者有不相同的意見。
從電視上可以看到,總統在與農民體驗春耕時心情愉悅,而且說那句話時沒看著記者,所以女記者表示「沒有什麼不愉悅之感」,認為是長輩開的玩笑。
論者認為,總統發言須符合身分地位和社會期待,甚至「得負起為民表率和風行草偃的責任」,這或許沒考慮到當時氣氛,也顯露某種程度的威權意識,因為以民選的總統而言,「親民」是基本態度,尤其是與民眾同在的場合,以此觀點來看,總統的「無厘頭」玩笑,也可算是一種親民,是可以理解的。
況且,台灣電子媒體記者經常緊迫盯人的發問,也是對總統的另類「騷擾」,因此筆者認為,婦女團體抨擊總統有「性騷擾」之嫌,民眾是反對性騷擾,但婦女團體也須思考,在這個多元的時代,擴張解釋語言無助兩性關係,甚至會有負面影響,就好像沒有人希望總統回復到帝王時代高不可攀,因為那不利民主。
筆者並不是說總統不該檢討這件引發議論的事,但大眾也應敞開心胸作深刻的思考。
陳善(北縣永和/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