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雲集.翰海微瀾】 凡爾賽宮與紫禁城的五彩玻璃─繽紛亮麗的文化橋梁

文/雲窗 |2015.07.09
1122觀看次
字級

文/雲窗

二○一一年底,台北故宮博物院曾經舉辦一場別開生面的「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特展」。那時節,人們曾將十七世紀中葉分據於歐亞大陸兩端,各自建立起輝煌盛世的君王,拉近距離,細細地加以比較。從個人、家庭到功業,以及兩國文化的互相影響與習染……都在這項展覽中,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如今我們再從一個小細節出發,看看這個時期,兩國宮廷的裝潢素材與風格,也許還能觀察到當年未曾留意到的有趣話題。

誠如世人所知,法國凡爾賽宮最著名的廳堂,非「鏡廳」莫屬。那是路易十四時期,建築師儒勒.阿爾杜安.芒薩爾的傑作。鏡廳由十七面巨大的鏡子,以及四百三十八塊玻璃面構成了花窗與牆面,將室內的金碧穹頂與戶外的錦繡花園折射掩映得光芒萬丈、華麗異常!

其實我們今天回過頭來欣賞北京紫禁城養心殿的「梅塢」,也會發現,它有很美麗的玻璃花窗。在黃色琉璃瓦的下方,有一整排的玻璃窗,那是冰裂紋櫺格支窗,與冰裂紋橫披窗。此處西山牆外,還有一小窗,以梅紋作為窗罩。

雖然在康熙年間,皇室內務府已建設了玻璃廠,由西洋傳教士主持,然而當時只著重製造小型器皿,大片平面的窗鏡玻璃仍有賴進口,價格極其昂貴!因此乾隆還是皇子的時候,曾經有詩云:「西洋奇貨無不有」。

不過,當時富有的人家使用玻璃門窗的機會還是有的。我們看李斗的《揚州畫舫錄》中提到當時民間豪宅,使用彩色玻璃裝飾窗櫺的情景。

他曾描述這樣人家的庭院有水池和涼亭,沿著園中小徑走,眼前會突然出現一座玲瓏高聳的大山石,造型奇特古怪,還有藤蔓攀沿其上,周圍煙靄雲影繚繞,景象極為靈動。

山石之下,有一座小廳,門上匾額書寫:「一片南湖」四個大字,兩旁有對聯,上聯是杜甫的詩句:「層軒皆畫水」,下聯是張九齡的詩句:「芳樹曲迎春」。最美的是,這棟小屋的所有窗櫺都鑲有五色玻璃,因此被眾人稱之為:「玻璃房。」

玻璃窗與穿衣鏡的出現,無疑是為考察十七世紀東、西方建築裝潢史,提供了一道亮麗繽紛的文化橋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