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遨遊藝事】 梵蒂岡博物館的勞孔群像 文與圖/林政儀 |2015.07.08 語音朗讀 586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教廷內子夜彌撒現場圖/林政儀 勞孔群像 圖/林政儀 聖彼得廣場尚未散去的人群圖/林政儀 教宗本篤十六世正步上主聖壇圖/林政儀 文與圖/林政儀 大前年年底晃遊羅馬,下榻在許願池旁的飯店,每天出門就看到絡繹不絕的遊客,其中大概有不少是看了《羅馬假期》而來的,只見許願池上不時有一閃而過、相續不斷的一道道被上拋硬幣所折射出的白光,煞是亮眼。儘管當時義大利正處於歐債的風暴裡,在耶誕節前幾天,羅馬的大街小巷仍是充滿過節的氣氛。 在友人的安排下,耶誕夜受邀進入教廷參加「耶誕子夜彌撒」,一睹時任教宗的本篤十六世尊容,並受賜福。子夜彌撒結束後,心中滿是喜樂地步出教廷,在聖彼得廣場上仍布滿尚未散去的人群,電視轉播牆不時傳出或大或小的祈禱聲及聖歌,而在入口近處布置的聖嬰馬槽,更是圍著一圈又一圈低聲細語的人群,許多是全家出席的。在一片燈火通明、人影浮動的廣場中,讓人不覺時間已是過了子夜。 之後幾天,去了一趟國中之國——梵蒂岡。梵蒂岡雖然是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小的國家,卻擁有許多讓人讚嘆的藝術品。梵蒂岡博物館(Vatican Museums)在文藝復興時期為教宗的宅邸,一五○三年由當時的教宗儒略二世(Pope Julius II)授權多納托.伯拉孟特(Donato Bramante),建造了長方形的中庭和走廊與其他建築物連接,一五○六年美景宮庭院(Cortile del Belvedere)完工。 而著名的「勞孔大理石群像」(Laocovn and His Sons)也是教宗儒略二世購入教廷收藏的,不久後便開放給大眾參觀。儒略二世成為第一位讓民眾進入教宗宅邸欣賞藝術收藏品的教宗。 這座雕像──「勞孔大理石群像」,一五○六年在羅馬的埃斯奎利諾山被發現,古羅馬學者老普林尼(Pliny the Elder)在《自然史》中記載到:「這件作品藏在提圖斯的皇宮裡,在一切繪畫和雕刻之中是最傑出的。是羅德島的阿格山大(Agesander)、阿提諾多羅斯(Athenodoros )和波利多羅斯(Polydorus)三位卓越的雕塑家所共同創造的。」 而勞孔又是誰?古羅馬詩人維吉爾(Virgil Maro)的史詩《埃涅阿斯紀》(Aeneid)裡的〈木馬屠城〉篇章提到:「特洛伊的祭司勞孔識破此計謀,因此為警告特洛伊人不可接受藏有希臘軍的木馬,要求把木馬燒掉,並拿長矛刺向木馬,企圖阻止災難發生。諸神看到毀滅特洛伊的計謀將失敗,於是派出兩隻海蛇,纏住了勞孔和他的兩個兒子,並將其殺死。」 溫克爾曼(Winckelmann,一七一七─一七六八,德國美術史家)給了雕像最好的評述:「勞孔雕像,如果只是把痛苦塑造出來,只有扭曲的形狀;所以藝術家賦予它一個遭受巨大痛苦的動作,最接近於靜穆形象,能夠把這時激烈的姿態與內心的高貴結合在一起」。(朱光潛譯) 仔細地端詳這座西元前四十年左右的雕像,不禁由衷欽佩西方世界的雕刻藝術,如此寫實,如此令人震懾。 這件美術史上的「勞孔大理石群像」巨作,現今陳列在梵蒂岡博物館庇奧.克里門提諾館中的八角庭院(Cortile ottagonale)裡,仍安靜地以充滿張力的姿態繼續為世人講述著史詩《埃涅阿斯紀》。 前一篇文章 【豐子愷.護生畫集】 緝獲兇手 下一篇文章 【花花世界】 趣話植物們的姓氏 熱門新聞 01【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2【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3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4頻率對了就共鳴2025.05.0505長期運動協調身心 能增深層睡眠時間2025.05.0606桑椹養顏抗衰老 母親節蛋糕好選擇2025.05.0607國家祈禱日 美國洛城跨宗教共祈和平2025.05.0508量子糾纏與量子技術2025.05.0609【考考你的智力】2025.05.0510小粒子 大未來2025.05.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光影紀事】 北門家政女學校之裁縫課 【時光隧道】 新芳春茶行:大稻埕飄茶香【走進大西南】 瀕臨失傳的東巴銅筆【行舟.運河──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沉浸式舟楫文化展】 千年水上之路【古典時節】古來才女命多舛【大江南北】鐵灶山石刻與法藏寺 作者其他文章【遨遊藝事】北京報國寺【遨遊藝事】京都天龍寺【遨遊藝事】 巴黎安吉麗娜茶館【遨遊藝事】 金閣鹿苑寺【遨遊藝事】 走進養心殿展【遨遊藝事】 巴黎居美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