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希臘針對債務危機後續處理動向舉行公投,經濟部長鄧振中表示,已請駐外單位密切關注當地情勢發展,除了提醒產品銷往歐洲的出口商注意外,也提醒廠商運用適當避險工具。
鄧振中強調,儘管台灣與希臘間貿易及投資量不是很大,仍須密切注意後續發展,若希臘問題惡化,產品銷往歐洲的出口商恐要特別留意,應尋找其他替代市場,並建議廠商應運用適當避險工具避險。
國發會主委杜紫軍指出,希臘對台的經濟直接影響不大,但希臘經驗可以作為台灣財政結構檢討的借鏡。
杜紫軍認為,不論希臘是否留在歐元區,都必須面對龐大債務金額無法周轉事實,勢必得更積極討論面對債權人與國家財政可行之道。
從財政負擔、制度、人口結構來看,希臘遇到的破產問題,有專家警告台灣恐怕幾年後也會面臨同樣問題。杜紫軍則強調,台灣與希臘政府結構迥異,沒有外債干擾,僅對國內舉債,實施的財政健全方案成效反映在一○四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歲入歲出收支短差一五八○億,較上年度減少,成效已顯現。
希臘不願意面對年金改革,造成當前破產危機,這個「希臘病」,也讓台灣人民對年金改革的憂慮增加,擔心台灣會成為下一個希臘。
杜紫軍坦言,台灣的年金改革不能等,這也是台灣目前應該要面對的方向,改革方案雖然還困在立法院,但這是長期結構性的趨勢改革,非做不可。
金融業大老多認為希臘問題短線衝擊難免、實質影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