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創客差異 台灣為理想 大陸為賺錢

 |2015.06.27
1163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報導】近來創客活動成為兩岸交流的主旋律,先是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在廣東深圳揭牌、接著深圳創客周活動熱鬧舉辦。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陳德銘出席基地揭牌儀式,宣布這個平台可成為兩岸創客的創業基地試點。他說,創客和創新產業不同,創客是基於愛好與興趣,可以帶動大眾接觸科學技術,社會的進步會更快。

據了解,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未來吸引兩地青年創客創業團隊入駐,將集創客研發、展示、培訓、知識產權保護、品牌推廣和金融等服務於一體。在深圳創客周期間,台灣自造者協會和Fab Lab Taipei、眾社會企業、SlingX孵化器等都確定入駐這個兩岸創業基地。其中,台灣團隊Fab Lab Taipei在參與「二○一五深圳國際創客周」系列活動時,展示了一項3D列印的布袋戲偶,吸引當地民眾觀看。

Fab Lab Taipei創始人、同時也是台灣自造者協會理事長的洪堯泰表示,兩岸創客其實在基本精神上略有不同。他說,台灣的創客比較接近歐美,純粹是因興趣而參與,就像偏向理念的宗教家;大陸的創客則較為急功近利,以賺錢、市場化為目標,就像是重視營利模式的企業家。

洪堯泰表示,創客如果希望能提升國家經濟,從代工業轉移到產業鏈的上游,需要更多的是將腦子裡的創意實踐出來。至於,台灣創客面臨營運難題,沒有太多商業產出。洪堯泰說,雖然台灣創客產值量低,但整個過程是一個技術或是文化累積,在製造過程中激發出很多想法,未來或許會有商業模式,幫助青年創業。

台灣創客發展沒有大陸快速,洪堯泰認為,「Maker」的精神應該是根植於生活中動手去做,創客不一定要創業。

近來台灣已結合教育推廣至各學校,讓學生在手作的過程中享受樂趣,或透過社團發展「錯中學」的精神。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