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空為樂 安貧樂道

趙叔鏗(台北/義工) |2015.06.24
1140觀看次
字級

    每一個人皆從父母那兒,而有雙手、雙腳及眼、耳、鼻、舌、身一應俱全,沒有理由說:感到貧窮!
    大師十二歲出家,貧窮的祖庭宜興大覺寺,貧窮的參學寺廟南京棲霞山寺都是生活艱苦,大師也甘之如飴,末學敬佩、五體投地,師父於六十六年前,二十三歲來到台灣,無親無故,連找個寺院掛單,都沒有人願意收留,他仍然不覺得貧窮。

    大師認為佛光山的財產不只五百億,這些都不是屬於他的,皆為大眾和社會共有的,所謂「十方來十方去、共成十方事」,「萬人施萬人捨、同結萬人緣」,金剛經說:「布施要無相,度生要無我」。

    大師五十年前開創佛光山,「以無為有,以空為樂」,他誓願不積聚金錢,所有一切都歸佛光山教團所有,他認為享受貧窮是一種快樂。

    大師一生以「以不要而有」為理念,個人什麼都不要。

    佛教徒大多守貧,縱有公共的寺院財富亦為寺院所有、社會共有都用之於社會大眾。大師非常欣賞古德所說的:「為僧只宜山中坐,國土宴中不相宜」。

   「台灣」是一個富而好禮的地方,期盼愛台灣的人們,不要嫉妒別人所有,不要仇視富者,不要排斥宗教,不要詆毀信仰。趙叔鏗(台北/義工)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