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量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星雲大師曾如此說,從《貧僧有話要說》的各說中,能知道大師有著深刻的體悟。
學佛不外乎,轉煩惱為菩提,轉痛苦為快樂,在佛光山每每舉辦活動,猶如「三個臭皮匠」般,皆是大家分工合作,集體創作完成任務。
在工作的過程中,無限量的學習,從不會到會,從會到精通,學習成長,開發潛能,互相學習、提攜,彼此恭敬、包容與體諒,無不充滿歡喜與成就感,如甘露瓊漿,並非金錢所能購得的。
亦倘佯在信仰的法海裡暢遊,無窮、無盡,享受著法喜禪悅。
「財法二施,等無差別」,君子有成人之美,日日行善,布施給人一點因緣,布施給人一些歡喜,布施給人一些信心,布施給人一些希望,布施給人一些方便,「給」的哲學,在於親身經歷過之後,歡喜由心生,自有不可言喻之妙樂。
宗教勸人向善,佛教講因緣果報,從善會有善報,作惡則累積惡的因子,惡果業力將如影隨形,因此,不可不慎啊!
人生難免有高低起伏,俗云:「蓋棺論定」,等到往生了,受人議論紛紛,倒不如,生前行善、積德、慈悲,視幼如子,視長如親,親民愛物,流傳給後代子孫「良德、良言」,即使未有豐功偉績,亦「功在十方」與「萬古流芳」。
生命源長,生生世世,從善如流,時時種善因,累積善緣果報,子子孫孫,世代綿傳。王梃萱(台北/營造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