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施政 寧慢勿亂

蔡仁榮(高雄市/高中教師) |2007.03.01
404觀看次
字級

閣揆蘇貞昌以「窮不能窮教育,苦不能苦孩子」的感性訴求,端出十二年國教牛肉,冀望能打破升學壓力、破除明星學校的迷思。

但是「教育國之本」,國力的強弱植基於國民素質高低,擬定政策必須全盤關照,切忌騎驢找馬,蘇揆提出補助私校經濟弱勢的學生,確實與其「大投資、大溫暖」的理念相呼應,但縮小貧富差距、協助弱勢就學就業,本就是政府職責所在,需要扣上「十二年國教」的大帽子嗎?

而且即便「勢在必行」,若能理出頭緒、羅列理由、擬定配套以說服輿情,不僅能化阻力為助力,提高成功率,在舉目盡是「一張嘴胡烈烈」的政客文化中,反而能凸顯蘇揆「大作為」的清新形象,說不定已有一隻腳踏進「白宮」,偏偏「以政績衝選情」的斧鑿之痕深刻,以致左支右絀,在不斷修正中自失立場。

面對質疑,決策者有責任對十二年國教的定義決定作法「說清楚、講明白」,無奈蘇揆在「基本」或「義務」間舉棋不定,教育部杜部長又不願「現在就說死」,細節如此霧煞煞,教家長如何不心慌慌?

再者,既然終極目標在「打破升學壓力、破除明星學校迷思」,卻又反其道允許「菁英高中職」可跨區招生,自訂考試方式,結果究竟是「藥到病除」或「藥到命除」,還須費唇舌嗎?

此外,「菁英學校」之外的所謂「優質高中職」,教育部如提不出足以令彼等改善體質、營造創意的誘因,家長、學生仍依心中的「排序」選校,名稱再響亮,不過是「換湯不換藥」罷了。

訴求可以感性,但作法須理性,若實施條件不成熟,諸多難題還得「再研究」,也許「一動不如一靜」,寧可慢不要亂。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